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国企央企收入稳定,但是为什么还是很多人离职,以及为什么公司很多人辞职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国企央企收入稳定,但是为什么还是很多人离职
【国企职场导师】独家观点:稳定,并不意味着有钱,更不意味着有发展空间。
我在国企16年,见过200多号员工的离职。
对于他们离职的原因,我总结分析之后,认为只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为了改变稳定“穷”的困境国企、央企相比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来讲,就是比较稳定。
但是,对于很多有志之士,这样的稳定,意味着他们很难实现职业晋升。
为啥这样讲呢?
因为国企、央企更加注重背景、关系,而不是能力。
有能力仅仅是基础,但是要实现职业生涯的晋升,没有一定的背景跟关系,真的相当难。
国企的薪资待遇跟职务挂钩。
越是底层,薪资待遇越低。
作为普通员工,要想获得高工资,那就得努力打拼,实现职务晋升。
但是,国企的“坑”就那么多,没有背景关系,如何拼的过呢?
因此,一部分底层员工为了赚够养家糊口的钱,就得离职,不然只能稳定的穷着。
二、为了改变“怀才不遇”的尴尬另外,有些人才为啥离职呢?
那是他们不习惯国企的文化,不说阿谀奉承吧,最起码不想放下尊严去“服侍”领导。
他们有个性,看不上领导,不认可领导的决策,很容易被边缘化,无法发挥自身的才能。
因此,只能另外寻求发展的可能。
他们认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他们愿意为了追求梦想,不再屈服,而是从头开始,重新努力奋斗。
三、为了改变“职业晋升天花板”的可能。之前提及的200多位前同事,其中有50多个人,跟着前领导走了。
在本公司,位置就那么多,部门管理者就6、7个,领导就3、4个,那么多员工肯定无法实现晋升。
因此,有些一把手通过调动走人之后,就会把他们认为具有“潜力”的嫡系或者骨干挖走。
这些人相比在本公司,基本都实现了职务的晋升。
哪怕没有实现晋升,有领导的信任,工作开展也比较顺心。
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年轻人还是要多折腾,不要在国企、央企混日子。中年人还是要尽量追求稳定,为了五斗米折腰,真的没啥。
但不管如何,一定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有能力应对一切危机。
感谢您的转发、点赞及【关注】,持续与您分享国企职场干货!
现在的工作挺好找,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失业
劳资双方,永远都是处在对立面的,双方只是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作为老板,肯定是希望员工少要钱,多干活,争取利润最大化,作为员工,肯定是希望老板赚了那么多利润,多分自己一点。
工作好不好找,是相对的,跟个人能力有关。
能力强的人,是不存在失业这一种情况的,还在职,一堆猎头、一堆公司争抢着挖他,游说他跳槽。毕竟他能给公司带来巨额的利润。
能力一般,过往的工作经历也差强人意的,如果还想着找到比以前更好的工作,也不容易,毕竟供需市场决定了,现在如果大环境不好,失业的人较多,招聘的企业比较少,就会挑个更优秀的。能力一般的,又放不下身段去做快递,送外卖等这些比较累的活,就失业了,会觉得工作不好找。
另一方面,保洁、园林这些工资低的,又长期招不满人,经常都是在招人。因为开不起价,如果愿意做这样的工作,那工作也挺好找的。
这几年期货公司还好干吗,身边很多人离开了这个行业,为什么
以前在期货公司工作过几年,主要负责前公司的期货资管风控和项目投资工作,我是前几年离开期货行业的,离开的原因是与我个人职业规划冲突,而并非这个行业本身的原因。其实每个人离开期货行业的原因不太一样,有行业本身的原因,也有个人职业规划的原因。下面结合我那几年在期货行业工作的经历,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期货行业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行业期货行业是金融领域里最小众也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行业了。银行和券商就不说了,即便是私募、信托、创投哪一个金融分支提出来不都是大名鼎鼎的。以前跟朋友说我从事期货行业还要解释半天,重要的是还解释不清楚,所以后来我都是直接说从事金融工作,听起来还高大上一些。
为了直观一点,大家可以看看我下面这张图,如下。
期货市场最高的时候总规模也不过6千亿元。股票市场最近一年的平均规模约为58万亿,跟股票市场一对比,期货市场连股票市场的车尾灯都看不到。债券市场的规模更是直接破了100万亿,期货市场6千亿的规模也就是债券市场几个月的发行量而已。下面我再和大家聊一聊期货公司能做的业务,及这些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现状。
期货公司能开展的业务包括传统经纪业务、投资咨询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和子公司风险管理业务。
期货行业的传统经纪业务期货行业从起步到如今也已经几十年过去了,虽然陆陆续续也开设了不少新业务,但绝大多数的期货公司并不能有效地通过新设业务创收,到目前为止传统经纪业务仍是期货公司的盈利命脉,也就是说交易佣金收入依然是决定一家期货公司能否盈利并活下去的决定因素。
做过期货营销工作的朋友都知道,现在期货的客户开发竞争有多惨烈,当然,这主要是期货行业自身特点决定的。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期货行业蛋糕太小,期货数量公司太多;二是期货投资者生存率太低。顺带提一句,我前公司属于期货行业内的中游公司,我在职那几年每年传统经纪业务的收入占比都超过50%,另外一个收入大头是运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这个下面我会讲到。
一、期货行业蛋糕太小、期货公司数量太多
同样,数据和图形更直观一点,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下面给出的这张表格。
规模仅有6000亿元的期货市场中竟然有166家期货公司。而规模高达58万亿的股票市场中证券公司仅有120家。平摊到每一家的头上证券公司是期货公司的133倍。期货行业内大家总说一家证券公司就抵得上一整个期货行业也不无道理。期货行业也基本符合28定律,亦即20%的头部期货公司占了80%的市场规模;而剩下的80%中小型期货公司只占20%的市场规模。这些中小型期货公司能保持不亏损就已经烧高香了。二、期货投资者生存率太低
下面是我在前公司任职那几年做的客户亏损率,直接上统计表格。
2012年,我之前任职的期货公司客户亏损率为45.61%,如果将所有客户看作一个人,那么他年初拿着100万去开户投资期货,到年末时他仅剩下55万元了。2014年股指期货大涨,我前公司的客户都炒股指去了,所以当年亏损率没那么难看。由于期货的专业性和高杠杆交易性,一个炒了两年期货还能活下来的客户绝对是个老期货,并且是个高手了,但在股票市场,两年仅仅算是个刚入门的新手而已。以上数据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期货市场的客户生存率太低。然而,期货公司最大的营业收入仍旧是交易佣金,可见期货经纪业务有多难。期货行业的投资咨询业务期货行业的投资咨询业务是监管部门很早就批准开设的业务了,获批的条件并不高,目前大部分期货公司都符合批准的条件,也都有这个业务资格,但现实是怎样的呢。
在整个期货行业内,仅有极个别期货公司能通过这个业务创收,而创收能覆盖部门成本还有收益的简直凤毛麟角,剩下的期货公司投资咨询业务就是一个摆设。大家可以想想,一个不产生收益的部门,为什么要留着!近些年来,绝大多数的期货公司实际上已经撤掉了这个部门,并将这个部门的人员全部推向前台,也就到市场上去拉客户,本质上跟前台营销部门没什么区别,前几年离开期货公司的人里有很多都是投资咨询部的人员。简单点说,投资咨询业务对期货公司来说就是一个鸡肋!期货行业的资产管理业务期货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可以分为两大块:一是监管部门批准的期货资管业务,大家可以看成是期货版的私募通道;二是期货公司运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的业务。下面分别介绍。
一、期货公司资管业务
我之前在前公司上班时主要负责的工作之一就是资管业务的风控设计,所以对这块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期货公司这个业务需要分两个时间节点来看,2016年上半年之前和那之后。
(1)2016年上半年之前
一六年上半年之前,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主要收入来源于分级资管计划贡献的利差。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说明。某机构投资者想要设立一个规模为3000万元的分级期货资管计划,期货公司配给该客户2000万作为优先级,优先级利息为8%。假设期货公司引入的优先资金成本为5%,那么期货公司就有3%的利差。每年该分级资管计划为期货公司贡献的利差收益为;2000万×3%=60万。此外,分级资管计划带给期货公司的收入还有管理费和交易佣金收入。操作过程见下图。最典型的实例是,资管业务刚开放那几年,招商期货能拿到招商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所以那几年招商期货的资管业务发展势头尤为迅猛。(2)2016年上半年之后
一六年上半年之后,监管部门逐步封住了分级资管计划的备案。换句话说,监管部门不让期货公司发行分级资管计划了。只能发行同级资管计划的期货公司对机构投资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最重要的是,期货公司也因此募集不到外面的资金了。导致的结果就是,期货公司的资管业务就变成了一个纯通道业务,就像私募通道。可是跟私募比起来期货资管通道的可投资范围又比私募小,机构投资者为什么要找期货公司发行资管计划呢。二、期货公司运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我之前工作的期货公司,每年另外一个收入大头就是从这项业务中来。
期货公司有一部分自有资金是可以动用的,动用的方式也有很多。例如,用这些资金来购买理财产品,但理财产品的收益太低,不符合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所以用来对外投资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之前工作的期货公司就是用这部分资金来对外投资的,对外投资的具体事项主要由我所在项目组负责,这也是我离职前负责的另外一个工作。在监管许可的范围之内的都可以投资,我们之前投资最多的是房地产行业,原因是那几年房地产项目的风险不高,但收益率很高,至少12%以上。现在投资房地产行业就另当别论了,一是风险收益属性变了;二是监管对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资金管控更严了。2017年之后,对房地产行业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口子基本上都关了。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我个人认为,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是期货公司未来最有希望、也是最有潜力的利润增长点了。
截止2018年末,全国的期货公司已经合计设立了79家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据中期协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末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收入已经达到344亿元和1132亿元,增长非常迅速。详见下表。当然,目前期货行业内能把这项业务真正做起来的还是处在头部的期货公司,例如永安期货旗下的永安资本表现得就很亮眼。此外,背靠大树的期货公司在开展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时也容易一下,例如中粮期货旗下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大多数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目前还处在摸索的阶段,离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还需要一定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业务将会成为期货行业未来最重要的盈利增长点。顺带提一句,之前我所在的期货公司在三年前就已经设立了风险管理子公司,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始正式营业,至于创收,估计还需时日。谈谈我个人对离开期货行业的看法一、期货行业本身存在问题导致从业人员离开
期货行业蛋糕太小,分食的人又多,导致整个期货行业的竞争太过于惨烈,从业人员压力过大,尤其是前台营销人员。而且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从业人员收入又明显低于整个金融行业均值。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题主所说的,许多人都从期货行业离职。二、因个人职业规划的原因主动离开期货行业
例如我,除了看到期货行业的局限性外,我离职的更多原因在于现有的工作和我的个人职业规划发生了冲突,所以主动提交的离职申请书。实际上前公司对我还是不错的,在我离职时无论职务还是收入水平在公司里都算是比较高的了,虽然离职后现在混得一般,但也说不上后悔。【一厢萌宠】:CIIA持有人,一个喜欢萌宠的前金融民工,欢迎关注交流!
为什么在一个公司待得越久,越不敢轻易离职
我之前面试过一个女下属,38岁两个孩子,薪资上浮20%,离家还近15公里,按理说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天花板了。但是offer发出三天之后她却拒绝了,基于上一家15年的工作经历给出的三个理由,却让我深深陷入思考。
之前我手下有个小姑娘离职,让我内心痛彻心扉,从她毕业到离职正好两年,从一张白纸到完全可以独立工作,不仅仅是她自己在成长,也是我辛苦付出的两年。她提出辞职的时候,我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煮熟的鸭子飞走了。
但是没有办法,辞职是每个职场人的自由,不管是因为“个人发展原因”这样的官方原因就是“考研”“结婚生孩子”听上去有点不太实际的原因,反正辞职基本上就两个原因:第一钱没到位,第二心委屈了。我那个下属我觉得应该不至于受委屈,大概找了一份钱更多的工作吧,或者真的如她所说“回老家相亲”。
所以我跟领导商量接下来找个什么样的下属,最后得出一致结论:成熟稳重的,定居本地的,有家有口的。相对来说,这样的人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培训资源可以直接上手,人也相对稳定。其实除了工资,公司招聘的成本投入还是挺大的。
面的第一个人就很让人满意,有15年的工作经验,而且已经完成了两个孩子的历史重任,虽然年纪稍微有点大,已经38岁了,离我们最初设定的30左右相差得有点大,但是现在身边女性的结婚年纪越来越大,似乎又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人姓董,就叫她董姐。我问她,“为什么会考虑换工作呢?因为你已经在这家公司做了15年了,应该说是非常有感情的。”
董姐点点头,说,“确实,对我来说,跨出面试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之前的十几年我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要换工作。”
我问她,“所以,是什么触发了你换工作呢?”
董姐思考了两秒,说,“我之前的领导辞职了,现在这个领导相处起来有点困难,哦不,这当然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我是离公司太远,有20多公里,每天光去坐公交车来回就要三个小时。所以,我想换个通勤时间稍微短一点的。”
然后都挺合适的,虽然工资比她上一份上浮20%,但是相对市场水平来说,也并没有很高。那时候我们看到的其他候选人的要求普遍要比她的还要高2000,虽然最后的薪资有一个协商的过程,但再协商,也不可能比期望薪资低太多。
然后就这么定下来了。offer发出去,对方很开心,说,“好的好的,收到,谢谢!”
然后我们问她,“什么时候能入职,按照今天开始算,30天,是吗?”
她说,“嗯嗯,应该没问题,我这边要走离职流程,我确认一下。”
结果,当天她当天没有给我们回复,我们也就没有催着,不想显得我们过于心急。反正她已经接了offer,只是确认一个时间而已。
没想到第三天,我联系她的时候,她居然支支吾吾地说,“不好意思啊,我又想了一想,还是决定不去了。”
我“啊”了一声,简直可以用花容失色来形容,我说,“为什么呀?”
她说,“我去跟领导谈离职,谈了很久,对方很诚恳,还给我加了钱,我决定还是留在这里。”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一沉,脑子有点懵,唉,看来,还是我大意了。但是还能怎么办呢,在真正签署劳动合同之前,其实我们之间是没有太多相互制约的关系的。人家不来,我还能求着她来?
对方见我不说话,赶紧说,“真的很抱歉,我在这家公司干了15年了,可以说我的青春基本上都在这里了,突然想到要离开,我心里确实舍不得,想想就想哭,哎呀你不要笑话我,我都快40岁了,但还是很重感情的。其实现在也有点后悔,我曾经想过好几次要辞职,真的,但是一直没有辞成,很大的原因就是自己,这个我知道的。”
我听着对方十分诚恳的描述,虽然我的心是凉的,但是我也知道她说的也很真诚,我不相信她是为了加工资而来骗我这个offer,也不是去更好的地方而找了个借口拒绝我们。其实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朋友,在一家公司服务了将近20年,她有时很满足有时又很纠结,为什么呢?
1.自己的工作很熟悉,得心应手。熟悉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和人事关系,做起事情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挑战,也基本上能做好,不会超出期望太多,但是也不会让公司失望。一想到即将要从头开始,就觉得很害怕。
2.工资比跳槽的人低,而且低不少。在一家公司长期工作的弊端也很清楚,其中一个就是加工资加得不明显。通常,职场人都是通过跳槽来实现薪资的飞跃式成长,如果在同一家公司,每年可能保持5-10%的增长就不错了。
3.鱼和熊掌,总想兼得。其实很多人既不想离开熟悉的环境,又想在这个基础上得到更多,或者既想拿到其他更想要的,又不想放弃既有的好处,这个想法是不现实的。我们做选择,其实就是衡量得失的过程,没有哪一个选择是绝对不会失去的。
所以说,我后来很少愿意面试那些在一家公司工作超过十年的人,尤其是在一个岗位不动的人,因为这些人普遍喜欢安逸,或者习惯不创新,要说工作过失,也许也不多,但是要说这个人能带来什么惊喜,也千万别指望。
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人在一个环境里久了,就会习惯了,习惯了这个环境,也习惯了做事的方式,甚至习惯了思维方式,就很难再去重新融入新的环境,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下定决心跳槽之后,就没有跳成功,越做越不顺,最好只好重新换工作。
而且,这类人通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家庭相对稳定,结婚有孩子,而且孩子正在上学,整体收入不会太高,相应的抗风险能力不会很高。就是忌惮于现实,不敢做出太大的改变,毕竟一旦是不好的改变,对家庭的影响也会很大。
这是现实,也是困境。
但是职场人倒不必为了这些而感到沮丧,有时候“在一家公司越久就越难离职”也只是“刻板印象”,每个人都不一样,不换工作的原因也有很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恰好也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很多年之后去找工作,请记住以下的“面试锦囊”:
1.展示你在同一家公司的不能技能。你可能在同一个岗位上耕耘了很多年,但是职位有所提升;你也可能在同一家公司做了很多年,但是岗位完全不同,而且在不停的换岗中,学习了非常多的技能,是个多面手;甚至你没有晋升也没有换岗,但是公司日益增长的业务要求,让你不停地学习了哪些新的技能;
2.展示你换工作的决心。也许之前家庭是你不换工作的主要原因,那么现在已经具备了;如果之前你对新的工作没有信心,那么你通过哪些学习已经重新改变了自己并且塑造了自己?你对未来的规划,又做了哪些准备?
3.有选择地展示自己的优点。有很多特点,有两面性,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比如你说你很稳定。稳定的工作状态是很多公司欢迎的,但有一些创新的公司并不喜欢太稳定的员工,因为稳定可能也意味着不思进取毫无创新,纯粹消磨时间。所以,要看对方的要求,适当地展现自己的优点。
在一家公司工作时间久了,确实很容易就造成习惯上的依赖以及情感上的牵绊,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完全没有机会。无论你在哪家公司,如果你能力够强,并且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适当地展现对方所需要的一些特质,那么你还是可以找到好的工作的,你们说是吗?
关于本次国企央企收入稳定,但是为什么还是很多人离职和为什么公司很多人辞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