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为什么汉文帝不削藩汉景帝开始削藩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明朝建议不削藩的大臣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汉文帝不削藩汉景帝开始削藩
削藩这种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后果实在是难以预料,汉文帝是个非常慎重的皇帝,他当然明白削藩是必要的,可时机不到,强行削藩只能弄巧成拙。
直到汉景帝时代,与诸侯之间的矛盾已无法再含糊过去,所以汉景帝才会削藩。
正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后来明朝的建文帝朱允炆能够有这样的心思与耐心,也未必会被自己的亲叔叔夺了皇位,而这也看得出文景两帝的心术手段。
周朝实行分封制,结果诸侯做大,最后把周天子给除掉了;秦朝废分封而行郡县,结果秦朝危亡之时没有自家人的救援,也迅速冰消瓦解。
刘邦这个大聪明想来想去,觉得完全分封制跟完全郡县制都不太好。
于是汉朝初期,刘邦一方面推行郡县制,一方面又分封诸王镇守各地,通过一系列的斗争将大多数的异姓诸侯王除掉,由刘姓诸侯王取而代之。
然而刘邦很显然忽视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当年无视周天子的诸侯王里,姬姓宗室出身的诸侯也不在少数[澹奕],自家人做诸侯王也并不靠谱,尤其是几代人之后,谁还顾念亲情。
刘邦在世的时候,诸侯王不敢作怪,可刘邦驾崩后,吕后垂帘,大肆分封吕姓为王,这引起了各地刘姓诸侯的不满[澹奕],继而引发了后来的诸吕之乱。
在大乱被平定之后,作为诸侯王的代王刘恒成为新君,也就是汉文帝。
要知道汉文帝的皇位,是天上掉馅儿饼得来的,并不算很正,因此其根基也不稳固,诸侯们对刘恒捡漏的好运气十分不满,有些诸侯王就在酝酿着造反。
汉文帝三年,汉朝攻打匈奴的时候,济北王刘兴居准备起兵谋反[澹奕],结果失败自尽,三年后刘恒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也因为谋反被流放,这些都是诸侯挑战皇帝的表现。
汉朝前期的情况很特别,经历了春秋战国、秦末、楚汉之争,这长达几百年的战乱,中原早就人丁凋零十分虚弱,而那时候北方的匈奴还虎视眈眈。
对于汉朝来说,恢复生机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前几代统治者都奉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既然是要恢复生机发展生产,那肯定就不能乱,一旦强行削藩引起内乱,那匈奴也会趁虚而入,汉朝就瞬间陷入危险当中[澹奕],甚至可能直接就终结了。
汉文帝时代,皇帝与诸侯之间的矛盾已非常明显,诸侯势力越来越强大,但是他也不能在当时的情况下削藩,不仅是因为没有把握,而且害怕玉石俱焚。
自然,汉文帝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他登基是因为长安的臣子们拥立,但对于他来说,这些权势熏天的功臣留在长安,对他这个皇帝也是个很大的隐患。
因此汉文帝登基后,将大多数的功臣都封侯调出长安,也是为了镇守地方。
再者,虽然当时的诸侯王不能随便削,但可以改变其结构,汉文帝将自己的亲儿子分封到地方上做诸侯王[澹奕],牵制其他诸侯,后来的汉景帝也做过这种事。
不仅如此,在重臣贾谊建议的建议下,汉文帝将一些大国拆分成一堆小国,这就有点类似于后来的推恩令,但当时真正被拆的也就齐国这么一个大国而已。
汉文帝时代发生了著名的“弈棋事件”,也就是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刘启,与吴王刘濞的儿子一起下棋,结果吴王世子对刘启不恭,被刘启用棋盘给送走了。
这件事发生后,吴王刘濞极其不满,想要谋反,但也不敢把事情挑明。
而对于吴王,汉文帝也是忧心忡忡,不断试探其心意,可最终双方都没捅破窗户纸,汉文帝没有趁机对吴国发难[澹奕],而吴王也并没有真的起兵造反。
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人非常重视“师出有名”,同时也很重视实力的问题,缺一不可,汉文帝的确想要削藩,但实力不够也没足够由头,吴王等诸侯王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经过几十年的力量积累,汉景帝时代,朝廷的力量已十分强大,而重臣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也是看削藩势在必行[澹奕],早晚都要出事,与其等事情闹大了,不如趁早出手。
晁错先后发难,让朝廷削了楚国、赵国与胶西国等诸侯的封地,引起巨大震动。
因为晁错的存在,引起了诸侯们的不满与恐慌,而吴王刘濞终于等到了机会,朝廷削藩自然也就让诸侯们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那自己起兵就有了名头、有了更多胜算。
对于汉景帝同样如此,以往诸侯们有点什么小错,敲打敲打就算了,削藩犯不上,可若是诸侯们联合起来造反[澹奕],而朝廷实力又足够,那削藩就师出有名顺理成章了。
吴王刘濞自以为时机成熟,兴冲冲联合其他对朝廷削藩不满的诸侯,发动叛乱,而他们打出的旗号就是“诛晁错、清君侧”,可汉景帝牺牲了晁错,诸侯们依旧不肯罢兵。
这么一来,诸侯们犯上作乱的名头算是彻底坐实,汉景帝有了足够的理由。
并没有花什么工夫,吴王刘濞等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没几个月就被朝廷拿下,所有参与谋反的诸侯国,全都被朝廷给极大削弱,汉景帝的削藩大获成功。
汉文帝当年实在有心无力,只能做些小事情缓和朝廷与诸侯的矛盾,等到汉景帝时代,实力有了时机成熟了[澹奕],这时候削藩才合适,而且汉景帝当时也是在冒险,毕竟削藩真的非同小可。
吴三桂为啥不接受削藩做富家翁不香吗
吴三桂造反正体现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康熙撤藩也应证了洪承畴忠告吴三桂的那句“若要安,切不可使云南太平无事”。倘若永历尚存,吴三桂或许还有利用价值,但正因为吴三桂“狗舔”的太卖力,又或是对雄霸西南太过执念,因而导致他失去了利用价值。对于朝廷来说,巨资供养的藩王军队已是弊大于利的隐患,因而撤藩势在必行。康熙帝准予吴三桂回东北养老,而其幕僚旧吏、亲兵士卒不仅既得利益受损,而且面临生死危机,这便是康熙帝的分化手段,因此吴三桂属于被逼而反,不反又有何出路呢?
吴三桂如何成为尾大不掉的存在吴三桂在历史上饱受诟病,因为他是放清军入关的第一责任人,而且他的投敌如此彻底。在山海关之战后,他成为清军对付李自成的敢死队,对大顺军穷追猛打,而后又成为围剿南明政权的急先锋,诱杀永历皇帝成为吴三桂卖主投敌最深刻的名片。要说明朝投向派中的文臣之首,我们毫无争议的会想到范文程,这位大宋名臣范仲淹之后。而说到投向武将,可能有人会想到祖大寿、洪承畴,但要说兢兢业业为清朝开国贡献最大的,吴三桂当仁不让。
如果从吴三桂的结局往前看,总令人感慨他当初的选择,于明朝或者汉人来说,他成了历史上的大汉奸,于清朝来说,他成了一个尾大不掉,最终被清算的反动分子。无论站在哪个角度,他都显得里外不是人。但在当年的山海关前,吴三桂南下的道路已被封死,除了降清之外,只有殉国一条路可走。再回望当年明廷八路总兵伐辽的宁锦之战,最先逃跑的一路就是吴三桂,可见他是非常惜命的,殉国是不可能的!
而对于李自成来说,进入北京的日子并不太顺利,大顺军也遭遇了京津地区的瘟疫,战斗力瞬间打了折扣,故而李自成起初对山海关的态度也是劝降。早在山海关之战前,李自成就以吴三桂父亲吴襄为质,令吴三桂速速归顺,此时崇祯帝已经自杀殉国,吴三桂没有不降的理由。然而当吴三桂准备投降的时候,听闻自己的父亲以及众多明投降官僚遭受大顺军的拷打和搜刮。且传言其小妾陈圆圆被李自成大将刘宗敏霸占欺辱,因而吴三桂打消了投降李自成的念头,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李自成见招降不成,便决定东征山海关,因为只有拿下这个关口,才有可能阻挡清军,才能让李自成安心于内部的统一大业!大顺军于崇祯十七年四月十三日出兵,吴三桂自知不敌,于是以“财帛”、“裂土”求援多尔衮,多尔衮回信说他志在立国于中原,许降不许援,并率军向山海关方向推进。就这样,吴三桂在山海关被包了饺子,西边是大顺军,东边是清军。石河一战吴军溃败,逃入城中成了瓮中之鳖,多尔衮看准时机,急行军200里抵达关前。吴三桂此时已经没了选择,因而在炮火之中逃入清军营中,向大清称臣,后来便是引清军入关,随清军作战,沦为“汉奸”。
其实就这个历史进程来看,吴三桂并不算是野心极强的阴谋家,只算是识时务的投机者,所以后来吴三桂请为先锋的动机很简单,就是想效仿明朝沐英,成为永镇云南的西南土财主。吴三桂为何执迷于清朝的封赏呢?因为前人有过很成功的案例,如后金天聪七年(1633)投降的孔有德、耿仲明,二人虽未及时封爵,但级别默认与贝勒等同,至皇太极改国号为金之后,二人成功封为恭顺王、怀顺王。再如后来投降的尚可喜,封为智顺王。清廷后来对汉人官僚的招降都以此三人为例大肆宣传,孔有德和耿仲明原是毛文龙帐下偏将,官至参军,这种角色降清都能混个王爵,吴三桂这样的总兵级别还能差到哪去?
(尚可喜画像)
果不其然,吴三桂在引清军入关之后即拜封平西王,规格远比孔、耿二人要高,因此更加坚定了吴三桂的效忠之心,要论投降派的军功,与吴三桂相比,出其右者寥寥无几。清廷对大多投降派都严加监督和权力限制,因为在征讨南明的过程中有很多投降将领复叛,例如顺治五年(1648),清江西提督金声桓、参将王得仁,长期受江西巡抚章于天欺辱、索贿,遂揭起反正之旗;贵州黎平守将陈友龙反正,率军攻打湖南,此等反正风潮比比皆是,至清廷发出“呼吸危亡,朝暮难保”的感叹。
(云南沐王府)
“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吏、兵二部不得掣肘,用财,户部不得稽迟。”——《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传二百六十一》
而吴三桂投降后,十来年从西北打到西南,为清朝统一战争尽职尽责,军功至伟,因而愈发受到信任。顺治十六年(1659),吴三桂入镇云南,由此开藩设府,后又擒杀桂王,清廷对吴三桂的表现非常认可,因而对吴三桂的更加放任。这里主要体现为吴三桂的人事任免、财税申报、募兵征伐皆有一定自主权力,绕过中枢直接向皇帝负责,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明代”版本藩王。
这也正是吴三桂的渴望极限,前面说到了他是想永镇云南的,但清朝连皇室宗亲都不设藩,又何况一个异姓王?此时的清廷无非就是想以吴三桂对付南明残余势力,这正应证了开篇讲的,若永历不死,清廷也就不急于撤藩了,但吴三桂也想早早交出西南太平无事的答卷,后半辈子安然养老,这就是吴三桂与清廷最不契合的一个矛盾点。
花甲之年造反的理由如果顺治帝能够一直当皇帝,或许他修佛的博爱之心能够容忍西南地区的状态,最不济就是如大理军民总管府一样世袭永镇。但康熙帝是一位雄主,他不会容忍割据势力的存在,因而于康熙二年(1663),以无军事活动为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随即又“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也就是开始限制吴三桂的发展。康熙六年又剥夺了其司法特权,并抛出了一个敏感的话题——“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
“逃人”是什么意思呢?即逃亡的八旗奴仆,清朝于天命十一年(1626)就颁布了《逃人法》,这主要是对满清贵族圈地行为的保障,满清贵族圈地之后,原百姓都会充为贵族的奴仆或劳力,这是涉及生产资料的重要问题。这部法律除了对逃亡者规定了处罚措施,还有关于惩罚窝主、奖励检举、奖惩有关官吏和办事人员等的规定。耿仲明就因窝藏逃人,被迫自杀于军中,所以这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对吴三桂提及逃人问题,很明显是要“盘他”!
“藩属将吏士卒糜俸饷钜万,各首输税不足,徵诸江南,岁二千馀万。”——《清史稿·卷四百七十四·列传二百六十一》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吴三桂的对策就是宣称苗人叛乱,希望朝廷加派军饷,募军征讨。吴三桂为何别的不提,专提这个事儿呢?因为吴三桂心里明白,朝廷最依仗的就是他的兵马,最担心的也是他的兵马。平西王所辖4镇10营53佐领,四品以上武官过百人,士卒总计32200人,可以说清朝于各镇的绿营军都无法抵抗吴三桂的突然反叛。这个时候吴三桂请求扩军加饷,目的是试探清廷动向,到底是不是要对他采取强硬手段。对清廷而言,每年平西王的军费摊派是两千多万两,几乎是康熙初期一年的财政收入总和,这个钱摊到每个士兵头上差不多有100两,清初三品大员的年俸不过如此,吴三桂的军队养的有多肥可想而知!
清廷在吴三桂提出增派军饷后,也就暂缓了对平西王的施压,矛头转而向尚可喜、耿精忠两位藩王,允诺其回辽东养老的请求。吴三桂见清廷对他不理不睬了,心里没底,也上折子请求撤藩,本来吴三桂意图试探康熙帝,但没想到康熙帝真就派专使前往云南准备撤藩事宜。这个事件还被小说《鹿鼎记》大肆刻画了一番,吴三桂若是真就被撤藩了,说不定真就回东北颐养天年了,但他在云南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的另一面就是“养活”了不少人,这些人不可能跟着吴三桂前往东北,他们的前途如何就难以推测了。
如户部就上折子,说云南俸饷太高,请求撤满洲兵还京,并裁撤绿营兵五分之二。还未撤藩就已经着手裁员,那么撤藩之后,这些吴藩旧吏还不都是下岗待业?而且云南藩每年军费开支巨大,杀人越货、违法乱纪的事情已经被扒了出来,这些都不会让“主动撤藩”的吴三桂承担责任,但那些参与的官员士兵恐怕少不了问罪杀头。三藩之乱时,为何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及时响应?真就对吴三桂的栽培感恩戴德?造反乃灭族之罪,谁不掂量掂量轻重?只不过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撤藩等死,一条是造反谋求生机,与其等死,不如拼死一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反不反根本不是吴三桂能决定的事情,只要他嘴里敢蹦出半个不字,康熙不杀他,其手下也会有人杀了他祭旗。厉史上,主公不想反,但被手下逼反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北辽皇帝耶律淳,即天祚帝的叔叔,也是年事已高,不愿反叛,可其手下郭药师、耶律大石不干,非逼着造反。错综复杂的宗室关系,以及各方势力的利益诉求,只是令这位糟老头子当了一把利益代言人,主动权却不在他的手上,吴三桂亦是如此。
(吴三桂画像)
综上所述,吴三桂一步一步走向尾大不掉,一方面因为自身坚定的选择为清廷卖命,毕竟清初对于汉人将领的拉拢与诱惑力度,是明廷和大顺政权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吴三桂的终极理想就是效仿明朝开国元勋沐英,能够安安稳稳的世袭一方。这两个方面促成了吴三桂的赫赫战功,加之南明残余势力尚存,清廷对于平西王的倚重加强,故而产生了放纵。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当吴三桂完全军政自主,势力盘根错节时,再想撤藩,就不是一个平西王的事儿了,而是一个庞大的军政团体,反与不反也不完全由吴三桂决定。
康熙如果不撤藩,吴三桂会不会反
小编津城沐雨认为,如果康熙不撤藩,吴三桂仍然会反的,只是时间上可能会推迟。
吴三桂是一个野心家,在康熙撤藩前就大量的笼络群臣,培植在朝中的势力,秘密购买战马兵器,操练兵马,其目的就是积蓄力量,反清自立。
康熙想撤藩,吴三桂假装支持,打消康熙疑虑,并提出庞大的撤藩所需经费,借以转移朝廷注意力。以朝廷撤藩为理由,挑起将士的愤慨,起兵造反对抗朝廷。
小编认为,如果康熙不撤藩,吴三桂仍然会以其它的理由起兵造反。如果有其它高见,欢迎评论讨论,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津城沐雨。
朱棣因建文削藩而反,那朱棣称帝后自己有没有削藩呢
朱棣是因为建文帝削藩,而挑起了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后朱棣把被削的众藩王恢复了爵位,有的还进一步给了赏赐,优礼诸藩,来换取他们的支持,对于众藩王来讲,朱棣是抗削藩而起的,靖难的成功意味着众藩的胜利,于是有些藩王飘飘然起来。
永乐皇帝朱棣画像。在朱棣看来,是否延续建文削藩,取决于众藩是否有威胁自己的皇权,也不再依靠藩王镇守,改用功臣将领,自然不用削藩,但不久就传来各地藩王恣纵不法,虽不威胁皇权但祸害一方,于是朱棣开始对藩王进行严格限制与管教,这也相当于二次削藩开始了。
寥阳殿,蜀王朱椿的香火庙。齐王朱博,谷王朱橞,这两人当年依附燕王自恃有功,复爵后还得了一番赏赐,在封地为非作歹,劣迹昭著,朱棣严厉训斥后给了改过的机会,但两人依然犯错,于是先后被夺爵,废为庶人,两人被关到南京大牢,直到宣德年间才去世。
周王朱橚,朱元璋第5子,因削藩被建文整惨了,朱棣登位后,朱橚复爵加禄,洪熙元年去世。还有一些藩王在封地不约束自己,犯了小错,但问题不大的,朱棣也进行了惩罚,比如代王朱桂、岷王朱楩、辽王朱植、肃王朱楧,在封地不老实,被朱棣削其护卫,减少用度,以示敲打。
代王朱桂,朱元璋第13子,建文削藩被废为庶人,朱棣登位后复爵,因在封地擅役敛财,被朱棣革去藩王护卫,图为代王府琉璃照壁。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像楚王朱桢,周王朱橚,蜀王朱椿,在自己封地规行矩步,享受自己的藩王生活,都平安无事。等于说,朱棣对众弟藩王们,是先礼而后兵,藩王们的兵权自建文、朱棣的削废一去不复反,强藩的局面终结,当然没有藩王攘夷,朱棣就变得非常忙,到处征战打仗。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为什么汉文帝不削藩汉景帝开始削藩和明朝建议不削藩的大臣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