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日处暑,农村俗语:处暑若逢连阴雨,纵然结籽也难收,这是为啥处暑下雨不好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为什么处暑下雨不好,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今日处暑,农村俗语:处暑若逢连阴雨,纵然结籽也难收,这是为啥处暑下雨不好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处暑阴天天气会怎么样
处暑阴天,就会连阴天!处暑时节虽然太阳高度在继续降低,但是副热带高压在南移的过程中可能会突然北抬,会带来短期的回热天,这就是所谓的秋老虎天气。老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正常情况下处暑时节白天温度依然会很高,人们会感到很炎热,但是如果处暑时节多阴雨天,对农民来说可不是好事。
处暑时间秋收作物籽粒开始变黄,籽粒在快速积累营养物质,在此期间如果多阴雨天,那么植株的光合作用就会降低,光合作用弱不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农作物会出现“贪青晚熟、籽粒不饱满”的现象。
处暑天不下雨好不好
处暑天不下雨的预示着处暑后干旱少雨。
农谚:“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这句农谚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处暑这天是否下雨进行了总结。如果这天下雨,则雨水充足。反之,如果处暑这天没有下雨,则预示着江河缺水,容易出现断流问题。
常言道:“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看看这句农谚,干旱能到多长时间呢?从处暑这天开始,到白露节气结束为止,正好一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如果处暑节气这天不下雨,干旱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可见干旱时间比较长。
今日处暑,农村俗语:处暑若逢连阴雨,纵然结籽也难收,这是为啥处暑下雨不好
处暑处暑,热死老鼠,说的是在处暑期间的天气气温还是相当高的,尤其是白天正午的时候,炙热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温度比前几天的三伏天好不了多少,处暑也是暑气散尽的季节,在此之后的早晨和夜晚,会感觉到格外的凉爽,有的地方早晚出行,是要加一下衣物才能出门,处暑期间的天气变化,对于我们的农业生产也是息息相关,而且对于收成的影响是相当的大,那么在处暑期间晴天和降雨有什么不同?
处暑期间南北各地,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农作物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了一年之中,最后的冲刺,处暑不露头,早晚喂了牛,说的就是在这个时候的农作物都是要开始进行抽穗、结籽、果实的膨大期到来,如果在处暑期间农作物由于种植的稍晚,还没有开始结果的迹象,那么很难在会有收成,闹不好会成为喂牛的秸秆,徒劳无功。
处暑期间的降雨对于农业生产,影响是相当大的,在此期间,最怕的就是连阴布雨,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农作物都是正值灌浆、果实膨大期间,这时期是需要一定的高温环境才能完成,晴朗的天气、很高的温度,才能够让庄稼顺利的生长成熟,而如果要是遇到长久的连阴雨,天气久阴不晴,没有充足的光合作用和适宜的生长温度,庄稼是很难有好的收成的。
记得去年处暑期间,棒奔霸这里就遇到了很久的连阴布雨天气,直接造成了玉米穗都没有长满,前面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截都没有籽粒,玉米都生长成了半截的模样,减少产量是必然的,最担心的还是收获了玉米之后,农田里面过于泥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进行犁地、播种小麦,这样耽误了最佳的播种时间,受到影响的不止是玉米,连小麦都会受到牵连。
秋天的雨,嘀哩耷拉的下个不停,也被俗称:秋耷拉,在庄稼生长的关键期间,也就是在处暑的前后一段时间,所以说这个时间节点还是不要有连续的降雨为佳,像今年这段时间天公作美,隔三岔五的就会在晚上下起来透雨,而白天却又会晴空万里,这样的天气才是最为适宜庄稼的生长,当然这样的天气并不会在全国都出现,所以说很多种植的谚语都是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种植的庄稼的不同,对于环境、天气、降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一场秋雨一场寒,降雨的形成,也让气温一天天的开始明显的下降,而对于没有收获的庄稼来说,其实需要的并不是凉爽,而是持久的高温,才能很好的生长,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大家。
七月二十六处暑,今年处暑不一般,有一个特点和三怕,分别是啥
老人说今年处暑有一个特点和“三怕”都是什么呢?
处暑即为出暑,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炎热的酷暑即将进入尾声,通常在每年的8月22-24日交节,此时,太阳黄经刚好到达150度。需要了解的是,交节不是指一整天,而是一瞬间,今年处暑交节的具体时间是2022年公历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六,11点15分59秒。
处暑的节气特点
我们现在来看,处暑节气期间气候特点是暴雨天气仍然会很多,对华南和东南沿海影响较大,从沿海向内陆降雨强度迅速减小。并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形成秋老虎。
古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对气候的描述:“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节气。”
处暑三候分别是: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的第一个五天,秋凉袭来,天地清明,此时鹰也感受到了秋之肃气,开始搏杀猎物;到了第二个五天,世间万物开始凋零;最后一个五天,谷物成熟,“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古人又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设立了十二消息卦,一个月有一个节和一个气组成,月初为节,月中为气,为一卦。做成图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我们来看一下,立冬的坤卦是由六根阴爻组成的,也就是全阴的卦象,也就是说,到了立冬之后自然界的阴气是盛时。然后阴气会逐渐上升,阴气每上升一格,地面上的就生出一阳。所以,大雪和冬至所对应的卦是上面五根阴爻,下面一根阳爻的复卦,代表太阳的一阳来复。并且,到了冬至这个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在到达南回归线时,就开始往北回来了。
等到了小寒和大寒的时候,就上来二根阳了,是由上面的四根阴爻和下面的两根阳爻组成的临卦。
所以,我们看坤卦是对应冬天最冷,阴气的时候,往上升一格就是一阳来复的复卦,再往上上升一格就到了临卦,是春天快要来临的意思。再往上生一格就是泰卦,表示地之气从下升上去了,而天之气从上降下来了,是万物生长春天的开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阳开泰”。
等阳气升满格,就到了小满和立夏节气了,是由六根阳爻组成的乾卦。之后阴气又开始上升了,下面的阴爻一根一根的长到立秋和处暑的时候是由上面三根阳爻和下面三根阴爻组成的否卦,天之气下不来,地之气也上不去,阴阳不交,植物生长就慢慢的停止了,是秋天的开始。就是我们常说的“否极泰来”,事情糟糕到了头之后,就会好起来。
从上面我们能看出来,古人在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设立的十二消息卦,能够反应四季的变化。到了处暑节气,就是否卦,作物要停止生长了。老人说今年处暑有一个特点和“三怕”都是什么呢?
一、今年处暑特点今年处暑的交节时间是2022年公历8月23日,农历七月二十六,11点15分59秒。而今年出伏的时间是在公历8月25日,很显然是处暑在出伏前了。
老话有“处暑不出伏,一年无春秋”,“庚子入末伏,热到处暑后”的说法。意思是说,秋天的凉爽被夏天的炎热所取代,春天的温暖被冬天的寒冷所取代。一年只有“夏季和冬季”两个季节,说明比较炎热。正常的炎热天气有利于籽粒饱满成熟,但炎热天气太长,没有雨水又会造成旱灾,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了。
二、处暑“三怕”1、怕连阴天
老话说“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立秋下雨万人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
处暑是作物生长最后的关键时期,需要的阳光,这样籽粒才能饱满,才会有重量,产量才会高。
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田间积水,会影响作物根系呼吸,造成植株叶片早衰,易得病害和倒伏,造成减产。所以,古人认为,立秋时下雨是好的,到了处暑就不应该再下雨了,害怕下雨影响作物生长和收获。
2、怕冰雹
处暑是一些瓜果蔬菜和谷物将要成熟的季节,这时候出现冰雹天气,会让农民前期的付出付之一炬。
冰雹会毁坏农田或者果园,大田庄稼也会被打毁,甚至会损坏房屋、砸死牲畜。所以,古人处暑的时候,最怕“冰雹”,会造成减产,严重的甚至绝产。
3、怕刮大风
农谚说“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节气期间气候特点,上面已经说过了,受热带风暴或台风带来的暴雨和大风的影响,会导致“头重脚轻”,即将成熟的作物出现倒伏。
农作物倒伏不仅不利于收割,增加收割支出,还会降低“千粒重”,易发生霉变,不易保存。
当然,农谚多出至黄河流域,有一定的地域性,我们笼统地来看就行。并且,我们现在有了更科学的防范措施,还是不用太过于担心的。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麻烦您帮忙转发一下,帮助更多的农民朋友,谢谢您了!
关于今日处暑,农村俗语:处暑若逢连阴雨,纵然结籽也难收,这是为啥处暑下雨不好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