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古代历史冷知识和明朝史冷知识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古代历史冷知识以及明朝史冷知识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望远镜是明清时期耶稣会上叩开中国大门的一块重要的敲门砖。林文照先生认为中国最早提到望远镜的历史文献是1615年刊印的、由葡萄牙来华耶稣会士阳玛诺(1574—1659年,1610年入华)所著的《天问略》。
望远镜的真正发明者是荷兰米德尔堡的眼镜工匠利伯休。他于1608年用水晶透镜首创了折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依据传闻和他对于折射光学的已有知识,很快也创制出了望远镜,并第一次把它用于检视星空
1626年德国来华传教士汤若望著《远镜说》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望远镜知识的专著,望远镜的实物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可能是在1622年,携带者即汤若望
明代四大奇书是指明代四部最著名的经典书籍,它们分别是《水经注》、《山海经》、《洞玄真经》和《天工开物》。《水经注》由明代史学家施耐庵编写,是一部水文地理专著,记载了中国古代水文地理规律,以及河流、湖泊、港湾、水库等水文建筑的情况;
《山海经》由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李奇编写,是一部全面记载中国古代地形地貌及其形成历史的地理学著作;《洞玄真经》由明代农学家郑和编写,是一部关于气候、土壤、作物生长等农学知识的著作;《天工开物》由明代科学家袁宏道编写,是一部关于天文、地理、医学、矿物学等方面科学知识的著作。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自小贫苦,当过和尚要过饭。但是人家人穷志不短,投军到郭子兴的部队,驱除元朝建立明朝,国号洪武。
太祖的长子朱标,马皇后所生,立太子,不幸病故。复立皇孙朱允炆为帝,号建文。太祖四子朱棣,封燕王。建文帝削减番王势力,燕王不甘平庸,起兵造反,攻下京城,国号永乐。方孝儒不服,被诛十族。血染京城!
明朝科技发达原因是:1、知识分子普遍富足,生活有保障;2、思想自由,没有被禁锢。
知识分子生活富足
生活富足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
在明朝,知识分子普遍生活有保障,社会地位高。这个阶层的人,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有钱又有时间,非常有利于他们钻研学问。比如宋应星,举人出身,考进士不中的情况就放弃了仕途,转而专研科学,他所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对西方影响很大。再比如,马一龙进士出身,辞官归乡后,致力于农业技术的研究,著有《农说》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阐述传统农学理论的著作。
思想自由
思想自由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基础。
在明朝,政府对思想管制宽松,各类思潮频出,比如王阳明可以公开质疑朱熹的理学,他所创立的“阳明学”被广泛的接受;再比如,李贽从小就公开的质疑孔子,他认为孔子并非圣人,孔子没什么了不起的,人人都是圣人,没必要一定要去学孔子。他辞官以后,开课讲学,听课者甚众,不乏妇孺。在这些思想家的努力下,明朝艰难的迈出思想解放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了,然而随着明朝的灭亡,清朝的到来,我国民众的思想又重新被深深的禁锢了起来。
正是由于思想开发,明朝知识分子才能积极的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比如李之藻以西方世界地图为蓝本绘制了我国第一幅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图中准确的标注了世界名山大川的名称和位置以及西方各国的准确位置;再比如方以智比清末“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早了几百年提出了中西合璧,西学东用的观点。方以智还在吸收和改进西方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写就了《物理小识》一书,书中的很多观点都领先于西方,英文单词Physics的译文“物理学”就源于此书。
文章分享结束,古代历史冷知识和明朝史冷知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