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为什么孔子是中国历史的名片这个问题,孔子家语历史冷知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孔子的好学对你有怎样的启迪
孔子的好学对我的启迪是学习一定与实践结合,要防止唯实践而功利;如求学只为事功,就很容易抛弃和忽略学习,一味在事功上求成。孔子说敏于事,是指对事的反应要敏捷而非事功要强大。同时,也要防止唯口头而轻实践。孔子说慎于言,则指不能以言带行,言甚于行。
1、孔子在世的时候,对别人给他的赞誉都推掉,如“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唯独对于学习,孔子不但当仁不让,而且经常自我肯定。他甚至认为很少有像自己这样“好学”的人。他对诸弟子的肯定,好学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好学在孔子那里简直是最重要的品质。因为好学,所以快乐得忘记了忧愁,甚至忘记了衰老。那么,在孔子看来,怎么做才算得上好学呢?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君子吃饭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果决,说话谨慎,就教于有德之人,使之时时匡正自己,此谓好学。这句话蕴含着孔子独特的好学观,也是后世儒家好学的衡量标准,对于今天我们提倡学习型社会建设,很有参考意义。
3、在孔子看来,一个好学的人首先要将学习与物欲脱开。一个求学者如果孜孜于衣食居住的安适,一定谈不上好学。同样,好学的目的也不是为了锦衣玉食,心灵之养甚于居养之安。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是成为“有道”之人,名闻利养并非先务。这不是排斥物质,而是强调学习就是学习,不要附带上物质目的。这一思想影响中国深远,很多出自寒门素族的士子以此自勉。
4、事实上,学习一旦被赋予过多的诉求就会走样。历史上曾经记载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可见其学习的纯粹性。所以,学习要到“好学”的程度,其目的一定是学习本身,而非其他外在。由此观之,民间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车如簇”,实际是社会底层对于读书与富贵的一种想象关联。《王阳明全集》里讲到一个人读书很痛苦,问王阳明为什么那么爱读书?王阳明说你读书时总想快速求功名,欲望形成你读书时的心理压迫,当然快乐不起来。所以,读书之乐在于不要将读书之外的目的、欲望,包括物质性诉求关联起来,这是形成好学习惯的前提,也是好学的一种基本态度。
5、在端正好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好学的人还要“敏于事慎于言”。即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要在事上敏感果决,在言上谨慎平实。将事与言的表现纳入衡量好学者的范畴是孔子好学观的一大特色,也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内在要求。
6、我们习惯将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看成两个环节。在孔子看来,这恰恰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一般而言,学习者往往容易从书到书,对待事情并不积极,甚至认为事情与学习无关,是学习之外或者学成之后的事,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认为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实践能力的锻造,要从对待事情上勘磨检验。所谓“敏于事”是指对待事情果决明快。现在社会的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学习与实践脱离,办事能力极低。古人认为,学习的效果与功夫反映在事情的应对与办理上。《易经》云:“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就是指要抓住事情办理的尺度与火候,不要等,马上办。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敏于事的人也是一个有效率的人。
7、同时,孔子认为,一个好学者要慎于言。儒家认为,人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未必。同时说比较容易泛泛,所以言语上谨慎一些,就不会把话说大了。朱熹说,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即话容易说冒,做事难于做到位。而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常常需要考虑到事难行,故需敏;言易出,故需谨。慎于言,就不会不懂装懂,也不会固步自封。如果语言上自满,容易自己形成暗示,不会与时俱进。从而难以把学习当成日常的功夫。儒家主张“尊德性而道问学”,意即德性再高也要在日常中不舍问学。慎于言,要求一个善于学习的人要随时保持谦虚。宋人有句云,“辩道不如平气”,即与其口沫横飞争高下,不如心平气和,慎言敏行。二者可鉴修为之高下。
8、孔子认为,一个好学的人能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慎于言”只是解决了求学的存心问题与用功的方向。问题是,即使是一个人懂得了要超越功利,敏行慎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参照指导,也可能会出现大的偏差。所以需要“就有道而正焉”即要善于向有道之人学习,以之为准,校正自己。
总体而言,孔子的好学观是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好学的衡量的体系。这对时下孤立的、隔断的学习观的转变具有积极意义。
为什么孔子是中国历史的名片
看到很多答案里对孔子代表中国很不以为然,要么是反对孔子,要么是认为其他人更有资格。
那么,我们需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什么样的形象?其次,我们应该选择谁来展现这个形象?
这两个问题,才是选择之前应该想清楚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当前全世界面临选边站的关头,我们应该向全世界展现什么样的形象呢?
是一个爱好和平、负责任、可以和任何国家友好相处、相互交往能够合作共赢的这样一个国家形象呢?
还是不爱好和平穷兵黩武、不负责任、只能和盟友友好相处、为了经济利益可以放弃原则的这样一个国家形象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前者。
那谁能代表中国向大家展现中国的这样一个形象呢?
当然孔子是最合适的,因为前面所说的国家形象,都与孔子主张的思想完全一致!而且孔子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可完全不是有些人心里愚昧的“孔老二”的样子,孔子在西方人心目中是一位东方的智者形象,何以为证呢?
美国最高法院东厅门楣上有三位人物雕像,从左到右分别为代表道德的孔子、代表神意的摩西和代表法律的梭伦。
所以,不要我们自己曾经看不起孔子,就以为所有的人都没有思考能力。
如果我们不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不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经济再发达,在文化影响力上也是侏儒!
历史上怎样评价孔子
历史是人写的,人是有好恶的。中国的历史,每逢改朝换代,就大幅度篡改一次。同一个人物同一件事,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就孔子个人来说,古代的历史,都是由儒家信徒篡改无数遍的东西,官方将孔子评价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大成至圣文宣王等崇高的评价。
从扒灰公朱熹开始,甚至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当然这个让别人“存天理、灭人欲”,自己却“灭天理、纵性欲”的家伙的话,我们只能反着听。
但在崇尚民主、法制、人权、自由的反蠕人士看来,孔子就是一个跑官要官的二皮脸、鄙视劳动的二流子、蔑视人权的狗奴才(等级尊卑)、歧视妇女的大渣男、贪图享受的寄生虫、反对法制的包庇犯(亲亲相隐)、口是心非的伪君子、草菅人命的刽子手(人殉、夹谷之会)、开创邪教的邪教主(以礼杀人)。
这样的人,不同的阶级自有不同的评价,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要有独裁者想复辟,孔子就会被抬起来;只要人民想要民主,孔子就会被踩下去。中国的历史,还在周期率中循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孟子、老子、孔子之间的关系
1、老子和孔子同是春秋末期,老子是孔子的老师,孔子和孟子不是一个时期的人,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
2、孔子是至圣先师,而孟子是他的徒孙,如果论辈分,孟子要叫他师公。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