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交城冷知识的问题,以及和古交为什么叫交城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交城名字的由来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晋阳、文水县地始置交城县,因县治居汾孔二河相交处,故名交城(故治于今太原古交)。
交城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期,境内已有人类繁衍,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自隋开皇16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夏属晋阳为唐国之地,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西汉属河东郡,东汉复为大陵、晋阳。
西晋时期属前赵离石,东晋先后隶属前赵、后赵。
古交为什么叫交城
古交市位于太原市西部山区,吕梁山脉东麓。因古交镇原名交村,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置交城县时,交村成为交城县的治所,改名交城。唐朝时交城县县址移往波村(即今交城县县城)后,改称古交至今。
交城过年民俗
除夕之夜,要熬年、守岁,明清时代,十有九家彻夜不眠。民国年间,熬年者仍然不少。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人家虽也熬年,但不通宵。七十年代后期,电视逐渐普及,除夕之夜,家家团聚,一边包扁食(饺子方言为扁食),一边欣赏除夕电视文艺晚会。
大年初一,人们争放开门炮,点燃旺火,取一年四季兴旺发达之意;接着焚香敬纸,摆供祀神,迎喜接福。新中国成立以后,敬神活动逐渐淡薄。全家团聚,早、午、晚三餐喝酒、吃肉、吃扁食。早饭后,大人带小孩给本族、亲友拜年,恭贺新喜。街头相见,互道“恭喜发财”、“见面发财”颂祝喜语。
初二至初四,是女婿拜岳父母、外甥拜外爷外婆和舅父舅母,亲朋之间互相拜年之时。初二吃烩菜,初三吃扁食,初四吃油糕,初五吃蒸食,且进行大扫除,谓之“扫穷土”,俗称“破五”。
初八日,夜焚香摆供祭七星,祈念斗柄回寅,天下太平。
初十为十止日,是“老鼠迎亲之日”。有的大人打诨幼稚儿童,哄骗其从磨眼中,听取“老鼠娶亲活动的场面”。
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节,亦名上元节,俗称灯节。灯节活动五天,从正月十三开始,各村都有若干社(每20至30户1个社),各社在社首的经管下,埋灯杆,挂纱灯,彩搭十王棚。十王棚内悬挂十王下界图,全社各家都到十王棚焚香摆供,燃烛祭神。棚前垒有用煤糕垛的“塔塔火”,火苗四射,祈祷四海升平。节日期间,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社社办社火。有旱船、竹马、舞狮子、斗龙灯、踩高跷、抬铁棍,游街串巷,热闹非常。入夜花灯齐放,焰火连天,火树银花,美不胜收。灯月交辉,煞是好看。是日,早饭吃扁食,午餐吃炒烩,晚上吃元宵。
倒社:正月十八,各社社首交接手续,本年社首移交下年社首,俗称“倒社”日。
小添仓:正月二十为小添仓,是日吃扁食,烧香供谷神。
老添仓:正月二十五为老添仓,是日吃油糕。夜晚点糕灯,用糕面捏成十二属相,内盛以麻油,以棉花搓捻,点糕灯于家神、灶神、面箱、米瓮,盼望五谷丰登。夜晚,孩子们搞“丢针”游戏,根据针影在一碗水中的影子粗细,预测各个人的命运。更在水缸内纸扎骆驼灯,供孩子们游船戏水。夜阑,孩子们口念:“添仓爷爷添仓来,五谷杂粮拉得俺家来,瓮瓮里,囤囤里,到处添得满满的”。
禁日:正月二十九为禁日,禁忌媳妇住娘家。
剥龙皮:二月初二龙抬头,家家户户吃菜饼,谓之“剥龙皮”。
交城和古交是一个地方吗
现在交城和古交不是一个地方,交城隶属于是山西省吕梁市。古交是山西省太原市的县级市。原来隋文帝将晋阳西边以及文水东北边的一大块地方分割出来,设立了一个县,取名交城县。这个交城并不是今天古交南面的交城,而是现在的古交。后来交城这里发大水,县城被淹,当时担任长史官的王及善将县城迁移到南边的却坡村,也就是现在的交城县城所在地。交城迁移后,原地就不能叫交城了,而改名为"故交",后来在这里发现了煤矿,成立的县级市古交。
OK,关于交城冷知识和古交为什么叫交城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