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吗 no,连圣人都教育我们有仇快报 孙膑就是这么做的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圣人孔子真的告诉我们要“以德报怨”吗,以及论语不建议以德报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圣人孔子真的告诉我们要“以德报怨”吗
  2. “以德报怨”真的好吗
  3. 论语里讲面对仇人该怎么办
  4. 一个人始终是以德报怨的话,他最后会怎么样

圣人孔子真的告诉我们要“以德报怨”吗

如今社会上有些老实人受欺负,别人打他骂他都不敢还手,受到不公正待遇不敢反抗。

这种情况,不是“如今”才这样的。从古到今,这样的“人才”从未断绝过。

鲁迅先生有根据这样的情况写了一篇非常著名的作品《阿Q正传》。

当然,遇到不公平选择不反抗,要看情况的。

没能力而不反抗,那是没有办法。

有能力而不反抗,那就是窝囊。

若是不反抗,还要自我安慰说:我是以德报怨,不跟坏人与小人一般见识。那就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这算什么?

我认为,这就是贡高我慢,这就是“阿Q精神”。

而且孔子的话语,“以德报怨”这个词,也被这些人曲解了。

德是什么?德是各归本位,各做其人。

领导者为下属谋福利,这是德。

员工为所在单位兢兢业业的工作,这是德。

父母为抚养孩子尽心竭力,操心劳累,这是德。

儿女尽自己最大能力孝顺父母,这是德。

被欺负了。有能力回击,就以直报怨。没能力回击,就打落牙齿和血吞。这也是德。

德不是固定的行为。与人和善,不斤斤计较,那是上位者所需的修养。

被欺负了,还要说与人和善,难道自认为是“上位者”嘛?这就是精神胜利法啊!

至于说,有无能力。这点也要看情况。

最重要一点是看,反抗之后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

但若是遇到危及生命,或是人性大义,诸如此类的事情。

那就根本不需要考虑是否会失去什么了。

君子求仁得仁,见义而轻命。

正义在前,性命都可不顾。还需考虑什么得失。

生命看轻,能力自然就会具备。

“以德报怨”真的好吗

谢谢邀请。

“以德报怨”,孔子、老子都说过,在我们以往的理解中,老子主张“以德报怨”,而孔子反对“以德报怨”,提出了“以直报怨”的概念。

其实,孔子、老子说的是一回事。

首先,我们要明白,老子说的“德”与孔子说的“直”分别是什么意思。

孔子、老子的学说都建立在【心智系统】转换的基础上,这点,是我们在以往解读传统文化中所忽略的。

每个人都都有两套心智系统,所有人不经过训练,都只会用第一套心智系统,而老子、孔子都教人转换【心智系统】,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

老子说的“以德报怨”的“德”是指在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的行为,“以德报怨”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用洞察力的行为去对待给我们造成“怨”的事情与人。

而《论语》中的“以德报怨”的“德”,并不是指第二套心智系统中的行为,而是第一套心智系统中的道德规范、标准。所以,孔子当然是反对的,孔子提出的“以直报怨”的“直”是个通假字,通“值”。意思是对于给我们造成“怨”的事情与人,要发挥洞察力,用的值得的方式去对待TA们。所以,孔子说的“以直报怨”与老子说的“以德报怨”在内涵是一样的。

把这两点整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看这个问题了,“以德报怨”真的好吗?

如果,你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建立起来的道德标准,去对待给你造成“怨”的事情与人,当然是不合适的,很多时候,对于不懂事的人,你一味迁就、忍让并不是为了TA们好,有时还会激发TA们的恶性。

而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即使你不懂的老子、孔子的心智系统转换,也需要用洞察力去看待给你造成“怨”的那件事或者那个人,用恰当的、合适的方式去对待TA。

至于具体怎么做,是没有标准的,要根据具体的事情、人、环境、时机而决定具体怎么办。但是,关键有一点,我们的内心汇总要有一种帮助对方的良知、善念,而不是去报复对方。

心智玩家:还原人类源头文化、揭秘重叠结构世界、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论语里讲面对仇人该怎么办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个人始终是以德报怨的话,他最后会怎么样

好人有好报。有时候似乎除了失去就是吃亏,但这是假象。即便一时间失去的除了物质就是金钱,但他的精神充实了,境界开阔了,社会会给他更多的机遇,上苍会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好心人。别说这是唯心论,请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孔子诞辰日 重温圣人智慧,向至圣先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