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为什么不杀萧衍

投稿 为什么 2023-08-24 05:29:00 -
侯景不安分,高欢和宇文泰都看出来了,梁武帝就没看出来

其实侯景为什么不杀萧衍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侯景为什么这么怕萧衍,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侯景为什么不杀萧衍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梁武帝萧衍为什么那么相信侯景
  2. 南梁梁武帝萧衍,英明一世,为什么晚年如此凄凉呢
  3. 萧衍为何杀侯景
  4. 侯景为什么不杀萧衍

梁武帝萧衍为什么那么相信侯景

梁武帝萧衍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一个人物,我们,最记得的是梁武帝萧衍在80多岁年纪的时候,速度出家,将自己典当给了寺庙,二期后国家再出大量的钱,从寺庙当中,赎回梁武帝萧衍,所以梁武帝萧衍其后,的人生是非常悲催的,他最终在侯景之乱当中被困,而最终生生的被饿死。

梁武帝这样的一个人却难得的,对于侯景友的异乎寻常的信任,最主要的原因是,侯景在梁武帝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恭顺的态度,侯景在梁武帝面前,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对于梁武帝所说的一切,侯景都是满口的答应,甚至是,权力的执行,作为这样一个听话的人,一人取得了两亩地的绝对信任,而梁武帝在这方面也对侯景,是投桃报李,对不断的对他有所恩赐,甚至在于风尚等方面,侯景远远的要高于其他人

但是,梁武帝万万没有想到的事,也就是这个侯景最终送了自己走上了绝路,侯景之乱,是南北朝时期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因为侯景之乱让我们的历史进程又大大的跨进了一步,但是侯景之乱所造成的深刻影响是巨大的,因为侯景之乱造成的社会破坏力以及影响力是极其恶劣的,而这一切,都是梁武帝养虎为患所造成的,在这一方面,梁武帝萧衍其实难辞其咎,而他最终,被侯景生生饿死也是属于命运使然。

侯景作为少数民族的存在,其实对于我们中原王朝来说,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们会收纳了他们,却给予他们无限的权力,但最终他们却,反是造成对中原王朝的伤害,而这种情况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但无论如何,也就是在这种碰撞和撞击当中,民族大融合出现了积极的一面,所以有创痛就必然会有融合,所以,侯景之乱,最终的结局其实还是作为我们汉民族,将,少数民族的五胡时期,全部融合。

南梁梁武帝萧衍,英明一世,为什么晚年如此凄凉呢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太清三年,三月,侯景攻陷台城。八十六岁的梁武帝萧衍自知大势已去,才有了以上自嘲之语。他既是拨乱反正的开国之君,也是一手导致子孙失国的无道昏君,如此矛盾的人生,连《南史》作者李延寿都感慨其绝无仅有。

作为开国之君的萧衍为什么在晚年成了昏君,不但使自身凄凉惨死,甚而还遗祸子孙呢?通常,我们评价一个君主,往往由盖棺定论反推得失,但这种方法对于一手开国又一手失国的萧衍,未免失之单薄。

所以,我认为,由萧衍晚年的施政动机来分析其所作所为,则更能客观的表述他何以一步步走向“自我失之”的惨淡结局。

萧衍在晚年当然希望国富而兵强,统治安定,奈何年事已高,力不从心

出身兰陵萧氏的萧衍在39岁那年代齐称帝,建立梁朝,经过一系列的施政举措,南朝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远远胜过陷于内乱之中的北魏。江南的繁荣营造了一种天下大治的假象,让执政多年的萧衍更加自信之余,也产生了志得意满的情绪。

而且,随着萧衍年事渐高,体力日衰,这种自信和自满就成了恋权而难专权的尴尬局面。不得已之下,他能做的就是依赖宗室,维系自身的权威和地位。

这么做,在太平年景自然可以通过权力平衡,收到一定效果。但这种平衡如果遭到不可控的外力冲击,将变得不堪一击,甚至会生发出反噬的恶果。

依赖宗室,镇守各地,稳定天下

有鉴于此前宋、齐的短命多出自于皇族内部自相残杀,萧衍在立国以后便一扫前代打压宗室的传统,努力刻意在表面上维护皇族内部的团结与和谐。所以,他对皇族子弟往往过于宽和与仁厚,甚至到了纵容的地步。

如临川王萧宏,一直对萧衍心怀怨愤,曾意图在他临幸光宅寺途中进行刺杀,失败以后又与永兴公主私通,合谋将其毒杀……这些罪行萧衍全都知道,被弟弟和女儿如此阴谋暗算,放在旁人身上,恐怕早就痛下杀手了,可他却一次又一次的予以宽宥、纵容。

究其原因在于,萧衍十分清楚皇族内部稳定,对于天下稳固的重要性。而自刘宋起皇族内部形成了一种血腥厮杀的畸形惯性,他对宗室选择宽纵和隐忍,在初衷上是为了打破这种政治传统、维护统治安定,进而做出一定程度的牺牲,但就影响而言,恐怕又事与愿违了。

不论如何,萧衍的努力至少在“侯景之乱”以前是卓有成效的,看起来兄友弟恭,父慈子孝。也正是基于这种基础,当他在年老体衰,对权力细节愈发无法一手掌握时,便更加依赖宗室,令诸子镇守地方,以备不测。

如以庐陵王萧续为雍州刺史,邵陵王萧纶为江州刺史,以中郎将权摄南徐州事等安排,包括湘州、益州、郢州、荆州等各大要地,都有萧衍的子孙镇守。部署严密,又相互制衡,在巩固萧氏统治的同时,又能防止一家独大,对朝廷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这看起来是个万无一失的举措,有一大批子孙镇守地方,年事已高的萧衍也不必费尽心力抓权、固权,似乎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惜,这个世界还有一种情况叫做“意外”,太清元年,意外出现了。

招降侯景,意图削弱北国

北朝大将侯景先后被高澄和宇文泰猜忌,无处容身的他又向南梁表示,愿意归顺。这就给南梁君臣出了道难题,甚至还在朝廷上引发过一场不小的争论。

大臣们忌惮于侯景“狡猾多计,反覆难知”,认为“纳侯景非宜”,而拒绝接纳这个二易其主的北朝叛将。不过,侯景的南附也带来了中原十三州的土地,这对梁武帝萧衍是个巨大的诱惑。如果能够将这十三州土地吃下,不但削弱了北朝实力,更使梁朝土地人口得以扩充,也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在风险和诱惑面前,梁朝君臣有些选择两难。

诚然,萧衍也意识到接纳侯景的风险,觉得如果接纳侯景所献十三州土地,万一引发不测,将后悔莫及。但几经犹豫之下,他还是力排众议,接纳了侯景和他的土地,并以高官厚禄予以笼络,封其河南王、并使之持节督河南河北诸军事、大行台以及南豫州刺史。

由以上安排可以看出,侯景归附以后是以藩王形式存在于南梁“统治”之内的,在原有的十三州土地上,南梁朝廷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他可以任意改动法律,招兵买马。不论是否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看,萧衍接纳侯景,无疑是接下了一颗烫手的火炭。

否则,以宇文泰之精明,又何以将中原十三州拱手相让呢?

除此以外,萧衍虽然接纳了侯景,但还是对这个数易其主的北朝胡人存了轻蔑之心,以至拒绝了侯景求娶王谢家女子的请求。

南朝门阀士族固然注重门第,但萧衍既然已经接纳了中原十三州的土地,何妨摆脱门第偏见,对寒门出身的侯景再进一步笼络,从王谢家择好女子嫁过去?

萧衍的高姿态虽然不会逼反了侯景,但仍会使不满逐渐累积,直到某日一齐爆发。

于是南梁与东魏的议和成了导火索,萧衍在这个过程中并没能很好的安抚侯景。也许在没有见诸史料的和谈中,他当真打算将其出卖也未可知。毕竟这个尾大不掉的烫手火炭已经很让人难受了。

侯景内心中积累的疑忌和不满在此一股脑爆发,终于发兵攻打健康。

从重用诸子镇守地方到侯景起兵,是萧衍掌控权力一再衰弱的外在表现,这个过程是八十六岁老人无法逆转的。所以,侯景叛乱只是失控的开始。

侯景起兵之初,萧氏诸王在长江上游拥有强大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抵挡叛军,但这些人中大多数却出于各自的私心选择了观望,坐看叛军攻入健康,坐看侯景饿死萧衍。

前有萧正德里应外合,后有梁元帝萧绎“坐观国变,以为身幸”。尤其萧绎,不但自己不救君父,还阻止兄弟赴援,见邵陵王萧纶积极组织勤王,唯恐他成事,便命王僧辩率军讨伐。

萧衍维系皇族内部的和谐与团结并没有错,错在年老体衰,无力操控权力。这是帝制时期作为皇帝的悲哀,一旦年老,最亲近的人反而是最大的敌人。

希望安度晚年的同时,萧衍选择了向佛治国

年老体衰,心态萎靡,荒唐误国

萧衍从出仕到夺取天下,一路顺风顺水,短短数年间,就由七品小官成了面南背北的九五至尊。这让他的自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普天之下已经尽在掌握。实际上,这种自信也是所有开国君主具备的共同特点。

在萧衍执政早期,这种自信往往带来的都是正面效果,比如他任人唯贤、崇尚儒学、励精图治。不论做什么,他都能游刃有余的驾驭权力,操控群臣。而到了古稀之年以后,这种自信被身体一日甚过一日的衰老渐渐侵蚀、摧垮,他开始变得任人唯亲、一心向佛、懒政怠政……

我们在关注帝王的这种变化时,往往忽略了他的年龄,如后来的唐玄宗,年轻时励精图治,将唐朝推向鼎盛,但在年老体衰时,看起来也如萧衍一般昏招迭出,终至酿成“安史之乱”毁掉大好局面。

要知道侯景发动兵变时,萧衍已经八十六岁,还能指望一个超过八十岁的老人还能拿出多少精力,在复杂的政治环境里进行博弈?

我们无从得知他的心态如何变化,但以史料推测、常理度之,如对死亡的恐惧,体力不济的无奈,往往都会严重影响到古代帝王的情绪,甚至产生怪异的行为。

如大通元年,萧衍在六十四岁时第一次孤身入寺为僧,既不对群臣交代国事,也不明确将帝位传于子嗣。而这次荒唐所为仅仅是开始,此后他又在大通三年和太清元年再度故技重施,入寺为僧。

行事如此儿戏、荒唐,已经超出了我们对开国皇帝的认知,他的懒政、怠政、任用奸佞也是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

如果这些荒唐的变化出现在一个普通老人身上,或许只是一个人的悲剧,但如果这个老人同时还是一位皇帝,可能就是整个国家的悲剧。

以“正法”乱政

梁武帝萧衍从推崇儒学到一心向佛的转变,起自何年何月,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他在即位初期推崇儒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其自述中不止一次透露出自己对儒学的推崇和认可,以及设馆教学这些推广儒学的举措,都可作为佐证。

除此以外,萧衍还在儒学仁政的理论指导下,积极施行富民养民政策,兴修水利,奖励耕织,使得南朝仓储殷实,而百姓乐业。但是这种繁华景象很快被“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另类景象所取代。

在这种虚幻景象下的现实情况是,在朝廷的扶持下,寺庙资产迅速膨胀,僧尼地位提高以后,大量人口也随之涌入佛寺。但佛寺资产无须缴纳税赋,这就导致了国库压力激增,只能增加税赋,以供应军政开支。这些负担,最终都要落在那些普通百姓身上。

南梁朝廷大力倡导佛教,社会风气也随之产生变化,渐渐形成了

“家家斋戒,人人忏礼,不务农桑,空谈彼岸。”

的萎靡风气。久而久之,国势也开始走下坡路。

“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泥木。”

萧衍身处宫阙庙堂之中,只凭喜好心向“正法”,对民间的这种变化毫无察觉,甚至还启用僧人为官,围绕在他身边的多是朱异这种奸佞之徒,致使朝政败坏,积重难返。

侯景之所以能够顺利攻陷健康,除了萧正德的吃里爬外,萧衍诸子见死不救,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萧衍本人自毁根基,如果朝中尚有栋梁将相坐镇,局面也不至于败坏如斯。

后世评价梁武帝萧衍“专听生奸,独任成乱”,在他年老体衰以后,这个问题几乎被无限放大。从孤身入寺出家,到以“正法”乱政,恐怕他到死都没能想清楚,自己何以到了“自我失之”的地步。

诚然,萧衍在晚年确曾试图巩固梁朝国势有所作为,无论以宗室镇守地方,还是招降侯景,意图削弱北朝,都是他做出过的努力。但身为一个八旬老人,他根本无力主导如此繁杂巨细的国事,稍有差池就会堕入万劫不复之地。

所以,萧衍最好的选择,就是在满八十岁时禅位太子萧纲,然后安享晚年。

萧衍为何杀侯景

萧衍没有杀侯景,倒是侯景囚禁了萧衍饿死。

侯景之乱,又称太清之难,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侯景本为东魏的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他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549年攻占梁朝的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

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了萧正德、萧纲(简文帝)和萧栋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侯景在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

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的宗室势力后,派出徐文盛、王僧辩讨伐侯景,战局逐步的扭转;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最终在552年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后来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

侯景为什么不杀萧衍

对南北朝时期侯景能打到南梁都城,史书中给出的解释是:萧衍晚年不理朝政,一心放在佛学,朝政混乱不堪,自然人心也就乱了

历史上记下了侯景打进皇宫,见到萧衍时候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里,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当侯景见到萧衍时。萧衍问他,你为什么作乱?妻子儿女都在北方吗?侯景说,都被杀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投奔陛下您。萧衍又问,你过江的时候多少人?侯景说,千人。萧衍又问,你打进京城来多少人?侯景说,十万。萧衍又问,你现在呢?侯景说,全国各地都是我的了。萧衍说,你对朝廷很忠心,要管好自己的军队,不要让他们祸害百姓。

看看这个对话,有意思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其一,说明萧衍威信其实很高,到最后一刻,侯景都还怕他。其二,说明萧衍失败是因为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侯景渡江时才一千,到京城就十万了,说明各地的人马都加入了进去。其三,说明萧衍死到临头了,还在按在佛教“宽恕敌人”的办法来行事,他竟然还说侯景是忠臣。

最后,侯景把萧衍关在台城,给他的饮食也慢慢减少,最后发展到不给他吃喝。86岁高龄的老人,就这样在饥渴中去世了可是对于侯景来说,当初北齐和西魏俩政权都容不得他,只有萧衍收留他,且一来就给封了个王,可以说侯景心中是有感激之情的。此时他俩的状态就好像一对脾气秉性不对付的父子爷俩,萧衍知道自己已无实权,但就是觉得侯景是他"罩着"的,萧衍虽不是侯景的父亲,但侯景如果直接对其动刀就会觉得大逆不道。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侯景为什么不杀萧衍和侯景为什么这么怕萧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梁武帝萧衍的菩萨梦 走火入魔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