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声音 闻一多 端午节的历史教育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闻一多破格录取零分学生成就三位文坛巨匠,今天为什么做不到的一些知识点,和闻一多为什么被杀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邓稼先和闻一先生的区别
  2. 闻一多破格录取零分学生成就三位文坛巨匠,今天为什么做不到
  3. 警报迭起是什么意思
  4. 最后一次讲演的环境

邓稼先和闻一先生的区别

有以下几点区别:

两人身份不同:邓稼先是中国的科学家,闻一多是中国的民主战士。

两人领域不同:邓稼先是中国的核物理学家,闻一多是中国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两人贡献不同: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闻一多则代表了当时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他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和诗人,还是中国民主运动的先驱,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人结局不同:邓稼先因为秘密参与了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并且始终坚守秘密,所以他的结局比较隐秘。而闻一多则因为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最终被国民党政府杀害。

以上几点是邓稼先和闻一先生的主要区别,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闻一多破格录取零分学生成就三位文坛巨匠,今天为什么做不到

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能光看见好处,看不见坏处。

倒回到那个时代,看一下当年的大学入学考试是个什么样子,就明白我的意思了。何兆武先生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离开,在《上学记》一书中记录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

据他回忆。当时考大学、考中学,都是各个学校分开考,每人选定几所学校,就去参加相应的考试,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考这几门,有的考那几门。1938年就变成了统考(这一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设立了全国统一招生委员会),抗战全面爆发后,又变成了“联合招生”、“委托招生”,就是划分考区,考区内统一组织同样的入学考试,并设定一家学校负责牵头,各考区自主命题,但录取人数需要教育部核准。

何兆武先生参加的是贵阳考区的考试,当年贵阳考区的第一名是许少鸿,他是贵阳考区的第二名,西南联大本系的第四名。当年西南联大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他没有写,只能从别的史料中推算。

1939年,全国考生共有两万零六人,录取率不足10%。因为地域分布太广,阅卷不易,所以采用了分区阅卷的方式,这种方法用了两年,1941年开始变成了分考区考试。

水力发电学家、工程教育家施熙灿是我是1943年夏报考西南联大工学院的,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为5:1,施先生感慨:“西南联大的入学门槛真高”。

1947年,国立重庆大学共有5388人报考,录取人数只有434人,录取比例只有8%。

这些材料说明,在民国时,参加高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参加人数并不多。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划分考区,考生就得自己背着行李,带着盘缠去赶考,没钱当然不行,还得受过良好的初高中教育,不然也不可能考中,而初高中教育也在摸索阶段,所以经常发生变化,今天这个老师提倡文言文,明天那个老师又全面教学白话文,常有的事。

何兆武先生提到,当年他们班的学生文言文水平都很差,而那一年上海交通大学的语文题非常难,因为上交的国文是请了清末的老先生来教,出的作文题就是“‘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论”。他说他“连题目都看不懂,要是这个题目给我作文的话,肯定得零分。”还好他考的是西南联大,考上海交大岂非歇菜?这种坑不去考不知道,当然也增加了录取的难度。

何兆武受过很好的初高中教育,他是北京人,十六岁离开北京,撤退到马鞍山继续读书。也有家学,父亲是搞技术出身,当时属于紧缺人才,一家人在北京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足够舒适,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西南联大毕业,没有好的教育和足够的家庭支持是供不出来的。

有人还举过一个例子,严耕望出生于1916年、何炳棣1917年、黄仁宇1918年、何兆武1921年,四个人都是前后脚接受的大学教育,都成名成家,是民国教育出来的精英,这其中何炳棣的父亲曾在北洋政府任职,是天津的一个法官;黄仁宇的父亲曾为同盟会元老,后退出政治,但在国民党内依然保有一些关系;何兆武的父亲说过了;只有严耕望出身农村,但也接受了比较良好的基础教育。

能给出的信息都在这里了,来总结一下民国时“高考”的基本特征:

一、范围小。1939年全国才二万考生,虽然有战争的影响,但数量也实在是少得可怜。1943年的西南联大,1947年的国立重庆大学,都是一流大学,录取率居然分别达到了20%和8%,报考人数并不多,不然就是如今公考热门职位的1:3000了。

二、能接受良好的初中级教育的人数就很有限,所以竞争并不十分激烈。何兆武所在的那个班,考中西南联大的就有好多,而当时一起撤退到马鞍山读书的学生一共才有多少,几乎到了读完高中就有学上的程度,何况民国的免试入学比例出奇的高。

三、教育水平地区差异极大。何兆武先生回忆,1936年的暑假,他遇到语文老师,老师不无感慨的跟他说,当年北大录取二百人,光北京地区就报名了四千人。请注意1939年的全国高考人数,想象一下北京孩子当年享受的是怎样的教育。

总之,这样就可以形成对民国“高考”的一个大致印象,这是一种萌芽阶段,还在摸索,涉及范围较小,不是人人都参与得起的一种现代精英式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能跳过这道龙门的,人数并不多,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1939年,中华民国人口超过五亿,只有两万多高考考生,这是什么概念。民国免试入学比例又高,15%,先修班还有50%几率免试入学,闻一多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完全符合当时的制度。

问题来了,那么羡慕这种特招制度的话,请先设想一下,自己回到民国,有多大几率能成为茫茫人海中的那两万分之一。如今呢?人口飙升,初高中生人数、高考人数、专科本科入学人数飙升得更快吧?教育是不是得到极大普及?大学生还稀罕吗?硕士毕业还叫事儿吗?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大笔一挥特招几个学生,会不会被亿万家长指着鼻子骂:“你以为你是闻一多就了不起吗?教育腐败!我要告教育部!”

制度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坏,羡慕民国的特招,就得忍受民国高考制度的那狭窄的覆盖范围,想享受现在教育制度的普及,就别做鼓励学生培养个性、特招名额落自己头上的美梦了。

警报迭起是什么意思

指警示的信号反复响起。

例句: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意思这里指国民党当局蓄意杀害闻一多的信号多次出现。

又如:岛坳里顿时警报迭起,一阵“咣当当”锚出水各艇闻风而动。4架国民党飞机呼啸划过,既没投弹,也没扫射,向西北飞去。(《新国家海战档案》崔京生)意思是预警汽笛反复拉响,这样写既表达出了当时情况的危机,又简单地

最后一次讲演的环境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在白色恐怖时期,面对国民党特务,揭露敌人杀害李公朴的罪恶,痛斥敌人的无耻,赞扬革命志士的英勇无畏而进行的讲演。

正如他说的那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高考只有428分, 甲骨文考生 被川大破格录取,此考生近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