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三国最难回答的十个问题,以及汉末三国十八个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汉末三国时,“汉室天下”分为九大州,州的最高军政长官为刺史,比如刘表为荆州刺史,当时的一个州,相当于现在的若干个省;州下面有好几个郡,郡的军政长官就是太守,郡相当于现在的城市,但实际上当时郡的辖区一般比现在市要大得多(因为古代的城市数量不多,其余几乎都是农村),长官的衙门和官邸都是在城里。因此,就出现了太守守一座城池的情况,这是正常现象。
三国演义选汉末的主要原因是,官府欺压百姓,苛捐杂税繁多,民不聊生,黄巾农民起义又在各地战火纷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宦官当道,各地诸侯蜂起,相互争夺权势,朝廷内忧外患,又加上天灾,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使得汉朝气数已尽。
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在三国群雄中第一个登基称帝,定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千年古都洛阳,便成了曹魏46年国运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公元221年4月21日,刘备在成都宣布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汉”,定都成都。“花重锦官城”的成都,成为蜀汉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29年,45岁的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为“吴”,不久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六朝古都南京,自此与孙吴王朝的命运休戚相关。
三国时期一营大概为一千人。
于禁七军三万多人。一军五营,一营一千,刘备主力四万人四十余营(不计江北黄权)。
不过汉末三国的部队编成基本是沿袭东汉的部队编制,很少有营这个编制,是以二五循环为编制形势,其基础构成是部,曲,屯,队,什,伍。也就是常说的部曲制。
一部:为一千人,下辖2个曲,指挥官为“都尉”;
一曲:为五百人,下辖5个屯,指挥官为“军侯”;
一屯:为一百人,下辖2个队,指挥官为“百人长”;
一队:为五十人,下辖5个什,指挥官为“督伯”;
一什:为十人,下辖2个伍,指挥官为“什长”;
一伍:为五人,是最基本的战术单位,指挥官为伍长;
至于军一级的编制称谓则是由若干个“部”组成的临时作战单位,有时是2-3个部,有时是5个部,有时是10个部,这个要看作战的需求进行临时调配,军一级的作战单位不是常设单位。
三国最难回答的十个问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末三国十八个冷知识、三国最难回答的十个问题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