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桃花源记》细思极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冷知识桃花源记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知识点
《桃花源记》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小石潭记》重点词语:
一、词类活用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
2、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用作状语。
3、如鸣佩环,心乐之。乐,以……为乐,动词的意动用法。
4、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下,向下,名词用作状语。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名词用作状语。
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泠,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二、古今异义
1、小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小石潭记》
2、去:乃记之而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跟“来”相对。《小石潭记》
三、重点实词
1、清洌:清凉
2、可百许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
3、佁然不动:呆呆的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4、俶尔远逝:忽然。
5、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6、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7、邃:深
8、寂寥:寂静寥落。
9、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10、明灭可见明灭:或现或隐
11、以其境过清清:凄清,冷清清。
桃花源记文言现象归纳
1桃花源记文言现象是指在《桃花源记》这篇古代文学作品中所采用的文言文风格。2这种文言文风格是因为《桃花源记》是一篇古代文学作品,所以采用了古代文言文的语言形式来进行叙述。3从桃花源记的文言现象中可以看出古代文学作品对于文言文的运用和发展,也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关于桃花源记的十个问题
1.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黄发垂髫、阡陌交通世外桃源、怡然自乐、阡陌交通
2.因为他不知道外人怎么会找到这里。
告诉我们这里以前从未有外人找到这里。
3.他们不想让外人知道,他们想过永远安宁的日子。
4.草美花繁,面积宽阔,景色优美,人们自得其乐,热情好客。生活环境宁静优美,自由幸福安乐和祥
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热爱和平安定生活富足
桃花源记注意内容
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2、顺序:时间先后3、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4、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5、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6、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7、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8、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9、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10、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11、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12、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3、从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内容是虚构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14、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5、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16、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7、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1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
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19、“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20、课文结尾处写道:“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说明什么?
这篇文章带有传奇色彩,而非实事实记。作者生活于东晋末期,当时社会政治黑暗,动乱不安,民不聊生。文章中描绘的桃花源景象,只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社会。课文结尾的几句话,说明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这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21、课文按照渔人行动的顺序,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分析说明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文章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形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22、举例说明文章的前后呼应之处。
⑴“忘路之远近”跟下文的“处处志之”是相互照应的,说明渔人此前没有到过这个地方。
⑵从“问所从来”可以看出,通向桃源的路一向不为“外人”所知;从下文“遂与外人间隔”也可以看出,在此之前的确没有“外人”来过。
⑶渔人离开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下文重寻桃源的行动埋下伏笔。“处处志之”是指做了记号,“寻向所志”,寻的正是这些标记。
2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24、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25、《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26、(1)桃花源美好的地方在哪里?(2)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答:(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定(第三段)来表现出来的。
27、依据文中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的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答: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源桃花林小溪尽头。
28、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字定,快乐。
《桃花源记》细思极恐和冷知识桃花源记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