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为什么旧日本海军水兵帽檐上的字各不相同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海军帽冷知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为什么旧日本海军水兵帽檐上的字各不相同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海军帽飘带的由来是什么
1805年,拿破仑率法国军队入侵英国,英国海军舰队在统帅纳尔逊率领下跟拿破仑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打败了拿破仑舰队。战斗中,纳尔逊将军负重伤身亡。英国皇家海军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发葬时,命全体水兵帽后都缀上两条黑纱,以表示哀悼和敬重。自此以后,英国海军士兵帽就缀上了两条黑色飘带。
以后,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海军时,借鉴了英国皇家海军的服装样式,并把海军士兵帽上的两条黑色飘带也学了去。现在,这种帽子已成了世界各国的正式海军帽。
为什么旧日本海军水兵帽檐上的字各不相同
这玩意叫水兵帽前章,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之前,日本海军帽上边都还有写自己的部署,XX舰就写XX舰,炮兵技术学校就是炮兵技术学校。
还有IJN的新兵在上舰之前得去海兵团受训,当时日本主要有横须贺、舞鹤、吴镇、佐世保等军港,然后这批新兵得在这儿接受海兵团训练,他们的帽子条幅就写这XX海兵团之类。
到1942年10月30日,日本海军怕舰艇信息通过海军帽泄露,就统一将水兵帽前章改成了大日本帝国海军
二战时日军帽子下为什么挂几片布挡风吗
日本军帽上的两块布叫“军帽垂布”,即所谓的“帽垂”,有种传言说日军曾在中国战场遭遇29军大刀队的砍杀后,在军帽上加装了帽垂,就是为了防止大刀砍杀颈部,这种说法可信性不大,除非是特殊材质的高科技布料,否则怎能防住大刀的砍杀。其实日军二战前的军帽就已经有了帽垂配置,这是向法军学习的,这个配置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明治维新与日本“屁帘”日本新式陆军的建立还要追溯至明治天皇,在一系列军事改革运动中,他也尤其重视军服的革新。在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军服还是相当混乱的,当时只有支持明治天皇倒幕运动的萨摩军是配备了统一的深蓝色军服。在明治天皇夺权成功后,便开始了新式陆军的改造,当时明治天皇首先聘请的教官是美国南北战争中的退役军官,所以第一批日军军服主要是仿制了美制北方军军服。其中军官军服多为深蓝立领单排铜纽扣,军裤为深蓝色直筒,军帽为红色帽顶蓝色帽身的“法式桶帽”,日军称“正帽”,军官正帽都配有羽毛帽缨。
明治六年(1873年),这种仿美式军服就已经普及到整个日本陆军,并且通过上衣衣领、裤线的颜色图案加以区分兵科。如军官上衣为深蓝色立领长衣,装饰14颗双排纽扣,衣领、袖口绣红色丝线,袖臂绣山型金色军衔标;士官上衣是装饰7颗单排纽扣的短衣。此时的军服还没有略服(战斗服)的区分,到了明治七年才有了黑色的作战服,这种作战服上衣为立领五排肋骨式纽扣,因此被称为“肋骨式军服”。此种作战服也是通过绣色、图案加以区分兵科和军衔,但只有军官才配备,普通士兵没有。
与肋骨式军服一同出现的就是仿徳式军帽,这种军帽冒顶要大一些,不再是圆桶式,而是有点檐帽的形式。当时的军官、天皇卫队配红色帽墙;卫生科配深绿色帽墙;宪兵配军绿色帽墙;监察队配蓝色帽墙。这种肋骨式军服和大檐帽沿用时间较长,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还曾出现。当时的普通士兵的战斗军帽也是这种大檐帽去掉帽檐。
明治十二年(1879年),明治天皇颁布了《陆军军装规则》,将陆军军服样式种类和穿着方式列入军规。七年之后,明治天皇的第48号敕令宣布了上述军装为“明治十九年式”。并进一步规范了军官到士兵的等级标志,全军推广了上述的军帽。与此同时,规范了帽徽为立体五角星,帽墙兵科为:将官、宪兵、天皇卫队为红色;卫生部将校为深绿色;监督部、军吏部为蓝色;其他均为黄色。
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的第25号敕令中,又对“明治十九式军服”进行了修改,这次增加了白色将校夏装军服,次年的甲午战争中,这种军服就出现在战场上。在这次军服修改前,日本军帽上一直未出现过“屁帘”,直到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当日军占领台湾后,明治天皇下达敕令,要求驻台日军军帽后方增加三块垂布,当时主要用于遮阳防晒,这就是日军第一次使用“屁帘”的记载。后来日军军服经历过三八式、四五式、昭五式等修改,直到昭和十三年(1938年),第392号敕令规定了日军陆军统一修改军服为“九八式”,也就是二战中日本陆军的装束。
(日军98式略服)
帽垂的作用日本陆军二战期间的九八式军服也包括略帽,就是我们常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形态,这种军帽属于简便式作战帽制,可以戴在钢盔里,后边可以加挂三片垂布,影视剧中这类形象可以说是常见的。上面提到过日军首次使用帽垂是在我国台湾,目的是防晒,这并非日军发明创造的。帽垂防晒功能是法军创造于北非战场,由于北非地处沙漠地带,为了防止兵士被阳光暴晒而灼伤皮肤,而在后颈处加了布片,而且这种布片还有一种显著的功能,即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类似的功能美军也用过,在菲律宾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美军都是以“围巾”的形式装备士兵,主要就是防蚊虫的意图。
法军的帽垂是用了整块布,日军则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分成两至三块布,或是围在帽子两侧,或是围在帽后颈部。这是因为亚太战场没有沙漠,但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环境湿热、蚊虫肆虐,叮咬后容易感染,从而导致疾病传播,将整块围布改成几片,可以让空气流通,叮咬后也不至于捂出感染、溃烂面,与此同时也能预防痱子、湿疹等皮肤病。在行进时,分片的帽垂会不停地摆动,就好像牛甩尾巴一样,起到驱赶蚊虫的效果。
综上所述,帽垂并非日军的独家创造,自古以来在热带、亚热带作战的军队都会有类似的配置,目的主要就是防晒防蚊虫。有些影视剧中不论日军所在区域的情况,就随意用上帽垂形象,这是与历史不符的,就好比关东军,根本就无需这种装配,事实上日本只针对华南、东南亚地区的日军进行帽垂配发,并不是所有日军都配发。
帽子戴法男
戴法一:帽檐向上倾斜15度角
平沿帽最忌讳的就是过于的工整,它是需要一定的自然随机性的,所以应该保留一定的斜度,而不是完全平行像戴一些礼仪的帽子那样,否则的话就会显得整个人太呆板了。
戴法二:向左或向右偏
帽子可以整体向左或者向右偏,看自己的侧脸来决定,如果自己对左侧脸比较满意,那么帽子可以向右边偏将左脸露出来,反之如果右脸满意就向左偏来挡住左脸就好了。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