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萍乡学院在江西高校里处于什么水平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江西高校冷知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历史上哪些冷知识你掉鸡皮疙瘩
中国古人不穿内裤
现代意义的内裤,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开始推广。在此之前,中国古人不论男女,都没有专门的“兜裆”衣物。
商周时期,不论王侯将相、还是贫民奴隶,身上都只有两件:衣和裳,衣指的是上衣,裳指的是下身穿得裙子。衣裳里边儿,既没有内衣,也没有内裤。
换言之,崇尚“礼”的孔夫子,在跟徒弟盘腿而坐讲课时,稍不留神,就会漏出胯部的幽暗丛林;额,孔子见南子被徒弟瞧不起,似乎可以理解了。正是因为没有内裤,孔子才会教育弟子:
“劳毋袒,暑毋褰裳。”意思是:干活的时候要穿衣服,即便天再热,也决不能把裤子卷起来。
直到汉朝,古人才效仿游牧民族,穿上了开裆裤。
之后,裤子还有一次伟大的进步——由开裆裤升级为犊鼻裈(dubikun),也就是内裤的雏形,用一块儿布将黑暗森林遮起来,身体的其他部分就可以漏出来,这样,夏天就会凉快一些。
不过,犊鼻裈这样的夏日解暑神器,女性是无福享用的。实在是难以想象,没有内裤穿的古人,黑暗森林里的巨兽就不怕被摩擦坏了?
西域文明在上古时期一点都不比中原落后根据考古证明,中原地区在开始冶铁之前,西域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冶铁技术。甚至有专家指出,中原地区的冶铁技术,为西域传来。
除了冶铁术,从西域传来的技术可能还包括马镫、玉器加工、战车等等。
在商周时期,中原与西域之间,就已经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穆天子传》里就记载了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爱情”故事:
“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周穆王大老远的自关中出发,骑着马跑了小半年,才见到传说中的西王母。西王母为了答谢周穆王远道而来,特意在瑶池摆下酒席,宴请周穆王。在这场宴会上,西王母为周穆王唱了一首歌,周穆王为她伴奏。
歌舞毕,周穆王离开西王母国,又回到中原。
没过多久,周穆王又回来了——带着周朝的军队。此次前来,并非是和西王母约会,而是想灭了西王母国——如此拔吊无情之人,果不其然,却被西王母率军暴揍了一顿。
周穆王有备而来,却被西王母打了一顿?
如果不是周穆王太弱,那就只能说明西王母国并不弱,甚至比周国还要强大。
从考古发掘的上古遗址来看,西王母(西域)一点都不必周国落后。周穆王与西王母之间的“约会”,极有可能是去西王母国“偷学技术”。
后来,西王母在中原就成了身——山海经里的守护昆仑山的神,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西域的确不比中原的技术落后。可是,自“西王母”之后,西域的一切为何就鲜有记载呢?细思极恐……
南昌知行高中好不好
学校既重视教学,也重视德育,管理很严,学生成绩比很多公办学校都强,老师很负责,校风学风都不错,南昌知行高级中学硬件设施,教室、实验室、功能教室齐全,布局合理,生活区有独立高标准的学生宿舍、食堂;学生生活、文体活动等配套设施也都齐全完善。
学校建有智慧校园系统,以校园数字化促进学校运行高效能,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环境育人,润物无声。学校将教育资源、建筑资源和人文资源有机结合,系统性建设了校园文化,让学校每一处都具有教书育人的功能。
扩展资料:
办学特色
第一,系统性的学校文化建设,在以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校训为核心的文化氛围中培育和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把学校文化作为思想统一的旗帜。
第二,推行“校长负责、班主任为核心、生涯导师制相结合,以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为载体,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德育工作网格化新模式
萍乡学院在江西高校里处于什么水平
萍乡学院坐落于江西省萍乡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萍乡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始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82年成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为萍乡学院。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24.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667.5万元;全日制在校学生12633人,专任教师近600人;开设12个二级学院,本、专科专业共计64个[1],基本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学为主干,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所属地区
江西萍乡
主管部门
江西省
中文名
萍乡学院
英文名
PingxiangUniversity
创办时间
1941年
分数线
专业设置
师资力量
招生信息
历史沿革
1941年,省立萍乡简易师范学校创建。
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
?
萍乡学院
1958年开办师专班
1978年,开办大专班。
1982年8月,萍乡简易师范学校与原萍乡师范学校分开办学,更名为萍乡市教师进修学院,并迁到现校址办学。
同年11月22日,更名为萍乡教育学院,学校由此将每年的11月22日定为校庆日。
1985年,萍乡市职工大学并入,使学校从单一的师范教育向多学科教育发展。
1993年4月1日,经教育部批准萍乡教育学院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萍乡市政府决定整合萍乡高、中等教育资源,以萍乡高专为基础,筹建一所本科院校。
之后,萍乡师范学校、江西省文艺学校萍乡分校相继并入萍乡高专。
2012年8月7日,学校顺利地通过了省高校设置评委会专家的评估
同年8月31日,省政府正式将萍乡高专“建院升本”上报到教育部,同年年底,江西省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和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赴萍乡高专考察评估。[3]
???共9张
校园风景
2013年3月,通过教育部评审,升格为萍乡学院。[3]
2015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
2015年12月2日,被选为全国高校广播工作联谊会常务理事单位。[4]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校开设12个二级学院,开办本科专业22个,基本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学为主干,各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专科专业39个。[2][5]
学院本科专业专科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电子应用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工艺与管理[6]
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软件工程
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7]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语文教育、涉外文秘、新闻采编与制作[8]
展开全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5月,学校共有专任教师近600人[1],教授58人,副教授159人,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330多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5至7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和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省学科带头人、省教学名师、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共50余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18]
省教学名师:刘鹏林
省级教学团队:商务英语教学团队(负责人:肖善香)[9]、经济管理教学团队(负责人:陈永秀)[14]、教育心理教学团队(负责人:彭香萍)
江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联清[19]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郭松林[20]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5月,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在各专业建设中,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优质)课程1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1],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
省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6]、英语教育、商务英语[9]、数学教育[13]、营销与策划[14]、语文教育
省级示范专业:应用电子技术[6]、商务英语[9]、工程造价[13]、体育教育[21]、语文教育、涉外文秘[8]、营销与策划[22]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商务英语[9]、农村小学教师2+3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3]
省级精品(优质)课程:市场营销学、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4]、网站设计与制作、教育心理学、微生物学、古代汉语[23]等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美概况[24]等
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英语教育[9]、材料工程技术[25]
学生成绩
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书法)展演、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江西省网页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生文艺演唱大赛、江西省运动会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佳绩。[18]
获得荣誉
2013年,获得江西省文明单位。
2013年,校团委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6]
2014年,校团委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工作促进奖。[26]
2015年2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27]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兴2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机构5个
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28]
江西省研究基地:江西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28]
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平面设计与动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环保材料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8]
校级研究机构: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矿山机械装备研究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8]、安源工人运动研究所[29]、文廷式研究所[30]、心理技术应用研究所[31]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202项。
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学校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27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5篇。国家发明专利23项、授权18项。出版专著、教材150部,科研成果奖一百多项。[18]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01.5万册,电子图书25万册,年度报刊1477种,古藉线装156种,接受“中美友谊之桥”赠西文书5833册,与省内外兄弟院校交换学报206种。图书馆有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杨岐禅宗文化信息资源库、文廷式特色专题文献数据库、萍乡傩文化数字资源库、萍乡学院人文库全文光盘数据库)。外购数据库8个(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视频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银符考试模拟题库、世界美术数据库、网上报告厅视频数据库)。[32]
学术期刊
《萍乡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萍乡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双月刊,大16开,120页。设有安源研究、文廷式研究、傩文化研究、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心理学、教育·教学、数学、建筑·工程、机械·电子、生物、化学·化工·材料、计算机·网络等栏目。特色栏目是安源研究、文廷式研究、傩文化研究,其中“安源研究”栏目被评为江西省高校学报优秀栏目。[33]
文化传统
校徽
标志以人字叠起的常青树为主题元素,线条舒展奔放,流畅潇洒,富有前进的动力和气势,象征学校飞速的发展步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彰显学校新时期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时代精神。
?
校徽
以绿色为标准色的图案组合鲜艳醒目,和谐靓丽,大气稳重,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蓬勃发展的朝气。寓意着学校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为宗旨,为社会发展输出多层次人才的办学理念。
呈向上箭头状,四层向上叠加代表学校本科办学层次和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四大功能。突出学校立德树人、追求卓越、务实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34]
校训
厚德至善,励学笃行[34]
厚德,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深厚的恩德,也指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
?
校训
“至善”来源于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做人做事不要抱成见,这样人就能够明白透彻地认识事物,思想开阔,襟怀坦荡,善待人生。
励学,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励学”即发奋学习,勤奋求学,要求为学者勤于自勉,刻苦磨砺,注重知识的学习,素质的提升,思维的创新。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递进层次,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江西吉安的井冈山大学怎么样
井冈山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是科技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会商支持建设高校,是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7年恢复办学以来,分别历经了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吉安师范专科学校、井冈山师范学院(2000年吉安教育学院并入)和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吉安卫校合署办学)两个独立的办学主体。2003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井冈山师范学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为井冈山学院,同时筹建井冈山大学,2007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井冈山学院正式恢复更名为井冈山大学。
学校现有4个校区,校园面积2553亩,校舍建筑面积65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4亿多元,图书馆藏书199万余册,“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留学生等)共1.78万人,面向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本科生第一志愿录取分数线多年保持较高水平,有13个本科专业列入江西省和部分省市一本批次招生。2007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生源国达28个国家,现有在校外国留学生516人。另有各类成人教育学生1万余人。
学校设有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数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医学部(基础医学与药学院、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专业79个,招生专业7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593人,其中专任教师1048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31人,副高职称教师45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4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32人(其中在读博士研究生86人),另有外聘教师212人。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人,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教师1人,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计划人才5名,“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6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6人,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1人,江西省知识产权特派员2人。教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5名。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教学名师9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8人。学校先后聘请了王梓坤院士、戚正武院士、赵其国院士、李家明院士、李昌钰博士、金一南将军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或荣誉教授。有70多位教研人员被同济大学、南昌大学等10多所高校聘为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指导了11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获批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第二批合作院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5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0个。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习基地300个。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现有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1个(生物学),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省重点二级学科3个(原子与分子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现有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实验室),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井冈山大学分中心),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软科学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井冈山研究中心[一类]、庐陵文化研究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个(江西省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与药物筛选工程实验室、江西省农作物生长物联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井冈山红色经典艺术研究与传承发展中心),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社会工作硕士),省重点实验室3个(配位化学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实验室、器官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生态环境与资源实验室),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1个(叶子飘博士领衔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团队)。学校入选为中国伦理学会首批团体会员单位、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培养研究基地、首批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入选为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成员单位、江西省高校生物学学科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培养科研团队,打造科研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协同创新能力。2010年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等四大类国家级科研项目15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21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223篇,被SCI、EI、ISTP收录699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702部,获批知识产权成果163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学校先后与同济大学、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桂林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45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有近40个专业90余名优秀学生被选派到上述国内知名高校进行为期一至两年的联合培养,有数十名学生选送赴国(境)外参加长短期项目学习。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行按大类招生,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本科生导师制、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六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运动会等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与技能竞赛共获奖1290多项。学校连续多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学生社团“爱心社”被评为“全国社区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百万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集体”。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公务员、教师和大学生村官等人数不断攀升。
学校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大力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办学育人优势,以各种创新形式将红色资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大学生灵魂。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创编的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井冈山的红色传说”采风活动等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校先后四次参加了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汇演。
依托井冈山区域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开展红色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学校目前建有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机关党校井冈山培训基地、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首批全国社会组织教育培训基地,浙江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国防生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广西高校工委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江西省高校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以及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黑龙江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桂林旅游学院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为全国各地党政机关、高校举办培训班300余期,培训学员1.7万余名。
关于萍乡学院在江西高校里处于什么水平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