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战屡败VS屡败屡战 曾国藩到底有没有上过这个奏折

大家好,关于唐浩明的《曾国藩》你们看过吗值不值得去品读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曾国藩的书为什么不建议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尚拙克己”的曾国藩,为何后世对其评价还是毁誉参半
  2. 曾国藩的书适合多大的人看
  3. 唐浩明的《曾国藩》你们看过吗值不值得去品读
  4. 看曾国藩应该看什么!、哪些书有必要看》

“尚拙克己”的曾国藩,为何后世对其评价还是毁誉参半

毛泽东在青年时曾评论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仍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在历史中,曾国藩被称为完人、圣徒,也被认为是卖国贼、刽子手;市面上也有很多写曾国藩的书籍,但大部分研究的都是曾国藩的“成功厚黑学”

他受推崇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靠自强不息、勤勉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完成从庸人到圣人的跳跃。

曾国藩天生资质平庸,智商不过中等,第七次参加考试才中秀才,文章甚至被考官公开批责“文理太浅”,做官后他的学生李鸿章当面说过他太“儒缓”,梁启超称曾国藩在诸贤杰中最为钝拙,他自己也说“吾生平短于才,秉质愚柔”:自己没什么才华,读书做事反应都很慢。

他的笨拙更体现在带兵打仗上,他创办湘军选将领时,多是不善言谈、经世致用的读书人,兵员都是山村野夫,原因是老实、实在、能吃苦。

打仗的方法更是笨拙的很“结硬寨,打呆仗”。

湘军重视安营扎寨,每天行军四小时走三十里,就花四小时扎营、挖沟、修墙,把自己保护起来,再分配士兵轮流站岗。先自我保护,再争取战争的胜利,这也是曾国藩人生哲学和思维方式的体现,先求稳,不求奇谋,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每场战争都花心思摸透敌我双方情况、战斗部署,后勤供应,撤退、救援等问题,算透了才下定决心开打。因此,湘军攻城的时间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一两年,等到战争结束时,城外的地形地貌都被湘军彻底改变了。

曾国藩不仅资质平庸,身体素质也不怎么好,30岁到40岁本来是人的盛年,可没到35岁的曾国藩就出现了早衰,30岁有耳鸣,用脑就头昏疲劳,一多说话更觉得疲倦不支,生过三次大病,差点死掉,在立志做圣人,规定每天做日课十二条后,因工作量增大,精神紧张而导致吐血。曾国藩还得了困扰他一生、给他带来无尽痛苦的疾病:皮肤病,因病情反复发作,夜间加重而伴有烦躁、焦虑、失眠等表现,即使成眠,每天也不过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因劳累过度还导致了眼疾。36岁就戴老花镜,多年的劳累使曾国藩身上的病一样样增多,如血压高,经常眩晕,脾胃不好,经常腹泻、腹痛、腹胀;经常牙痛,多汗。

上天赋予曾国藩的智力和体力,本来只够完成他一生事业的十分之一,但他通过自强、勤勉和持之以恒,发挥出超过上天赋予的十倍能力。

三十岁是曾国藩最重要的人生分水岭,他立下了学做圣人的志向并用他的后半生踏踏实实的完成。从立志之日起,就每天做日课,写日记,以圣人的标准监督自己每天的一举一动,并记载下来,深刻反省,完成从庸人到圣人的跳跃,完全是靠三点:

第一,自强不息。他认为一个人想要在世上立定脚跟,能依靠的只有“自强”二字。曾国藩的一生每天都在战斗,与敌人斗,更与自己斗,总是“困知勉行”,遇到困难从不服输,发愤图强,支撑他一生奋斗的就是这种“自强”的精神。

第二个支撑他的是勤勉。曾国藩反感懒散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勤则百弊皆除”,古往今来,圣贤伟人,没有一个不勤劳的,他几乎没有给自己放过一天假,即便在路上也从不浪费时间,要么看书,默诵或者思考。他说“君子有三乐”,有一乐就是“勤劳而后憩息”。勤劳的结果就是除了办成无数大事外,还留下文字创作两千万字以上,每年写作六十万字左右。

第三,持之以恒。读书,做事曾国藩都以恒字做最高准则,处理事情的办法简单而高妙,熬不下去也要熬,做不下去也要做,做事从无恒到永恒,他经历了无数的心灵磨难。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他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性格气质都发生了变化。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第二,既清廉节俭又同流合污的曾国藩

1、做京官时的“窘困”生活。

曾国藩家境平常,家中田地人均12亩半,相当于小地主,生活也仅止于吃饱糙米饭,家风勤奋节俭,为补贴家用,曾经与弟弟课余时间放牛、砍柴,甚至在集市上卖过菜篮子,推过运碑车。第一年进京参加考试没考上,第二年进京家中就拿不出路费,只好借32串铜钱,到京时,花的只剩下3吊。

27岁时中进士,又点了翰林,曾家并没有多富裕,虽然曾国藩官运很顺,三年升四级,但借贷和穷一直是他在翰林院经济生活的主旋律,甚至因穷困被仆人看不起,亲戚也没沾上他的光,大舅依然没房住,二舅贫困而死。

曾国藩因母亲去世回到老家,结束十三年的京官生涯仍没有还清在京所欠债务,直到做了五年两江总督才彻底了结了京官生涯的欠账。

2、最清廉的统帅。

除了做了十三年的京官,曾国藩还带兵打仗,一生中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镇压太平天国,与太平军打了十二年的仗,挽救清朝于危亡之际。

曾国藩是湘军的最高统帅先后报销军费近三千万两,但他并没有贪污,做京官时他就立下了不靠做官发财的铮铮誓言,做两江总督时养廉银有一万八千两,折合人民币三百多万元,虽然工资比以前多了,但他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得更好,反而变差,穿衣也不如在做京官时穿的好,在吃方面也不讲究,甚至请客时用一个破瓦盆,对家人的要求也一如既往的严苛,其夫人在家无余钱,事事躬亲,洗衣做饭,纺纱织布,无所不为,曾家的女人们,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休息,都一直要从事劳动。

当时总督一级的灰色收入(也就是下属的进贡)平均每年十八万两,但每当下属给曾国藩送礼时,他只收其中一件最廉价的东西,其余全部退回,比如按照惯例知府为他置办总督府,各种昂贵的物什都送过来,他只挑了七卷草席,下属给他送十六大包金银珠宝,他只收了一顶小帽。

曾国藩的遗产只有一万八千两的养廉银,除了养老之外还要用来办丧事,他认为很多的养老钱,事实证明并不丰裕,因为他的丧事就花了一万多两银子。他正真的遗产一个是“富厚堂”的宅地,还有就是书籍。他死之后,其子因病重还要向别人借钱医治,有功之臣的后代这样穷,可见曾国藩确实算的上是一个清官,他表面上和光同尘,收受小礼,但骨子里清廉刻苦,每收一礼,心中都有一条价格线,从不逾越。

在《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曾国藩一生思想轨迹复杂多变,能吸收一切良好的东西,能够雄辩地批判不正确的东西,他的思想都是通过日记、文章和家书记录下来,可以看出他的心灵遭受过各种煎熬和磨难,他的每一步都困而求知,勉励而行,没有灵光乍现,没有立地顿悟,有的只是如同我们每个凡人一样的情感,比如因为社交、贪玩而没做到日课时的懊悔,比如没有达到自己承诺做圣人的要求时,没有做到待人真诚,不议人长短时,他都在日记中深深的谴责批判过自我,并勉励自己下不为例。

如作者所言,曾国藩对于我们后人最大的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自我磨砺,真诚的投入自我完善,本领也可以增长十倍,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说的出,办的来,也可以成为“超人”。

被人诟骂主要是因为晚清时期,各帝国入侵,做为晚清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国藩需常常与之斡旋,国力落后的情况下不得不作出退让,代表清政府签订各种不平等的条约,因此被骂作卖国贼,这当然是给腐朽的清政府背了黑锅。

被骂为刽子手,是他创立的湘军在攻克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曾国藩面对湘军的胡作非为并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似乎默认。

曾国藩的书适合多大的人看

20岁以后各个年龄段都可以看的…

《曾国藩》是您一生不得不读的一套书!他被称为中国历史完人,不仅是当官做到了极致,为人处世都达到了成圣不朽的地步。因此也不妨可以称:人之大者曾国藩。

曾国藩是一个集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战场打出来的悍将,官场炼出来的能臣。自古以来真正做到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只有他与王守仁。

他的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并且他的经历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处在变革时期浮躁不安的现代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期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更显得亲切、实用,也更有效。

合上书本,一遍遍地想: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曾国藩以病弱之躯在短短六十年里,何以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他的超常精力和睿智的头脑从何而来,作为一个头领,他白手起家创建了一支体制外的团队,在千难万险中将这支军队带到成功了的彼岸。

唐浩明的《曾国藩》你们看过吗值不值得去品读

唐浩明著作的《曾国藩》三部曲,我连续看了二遍,是我看过的中国近代关于写历史人物的小说里面,最有趣味的传记小说了。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重臣,他的事迹,特别是曾国藩家书知者众多,书的内容我就不累述了,我只同诸君分享一下我看后的一点感受,谢谢交流。

这套书中语言文字表达丰富、优美、绝伦,如果你想要知道我们中国文字的含义有多美,有多变化,有多美轮美焕你就去读这部书。书中成语、典故、古诗词广泛,通过这部书你可以展开式、进一步完善对我们中华文明的了解。书中应用文字的魔幻,很好的阐释了,中国文字可以不拘于一格的组合,你只要深透了中国文字,你就把握了灵活运用每一个字的所有招数,———你就是文字中的“武林高手”,每个字都可以重新调配组合来服务于你的文章,而且是恰如其分的表达,由如好的诗词一样,换一个字所烘托出来的此时情感就不精准———这就是此书最大的魅力!

书中集合了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精髓,如果你能通晓书中曾国藩在仕途中的处事哲学,你就可以如同曾国藩一样,从荷叶镇的一个普通家庭出生晋级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可以在清朝朝庭中全身而退(汉人在当时的朝廷是不可有兵权的,况且曾国藩带兵10万),我们在此不谈曾国藩在历史上的褒贬,只谈他的处事哲学。此套书对体制内的、希望走仕途的人绝对是一部经典力作,因为是白话文,不像文言文的《道德经》、《论语》、《老子》这些书苦涩难嚼。中国人几千年的文化内涵最深邃的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以上只是我自己的浅知,不喜勿喷!谢谢

看曾国藩应该看什么!、哪些书有必要看》

看曾国藩看完建议看这三本书《张居正》《梁启超》《王阳明》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版热 曾国藩的当代接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