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父亲直肠癌,姑姑胃癌且转移胰腺,最近总觉得自己属于高危人群,该怎么办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父亲直肠癌,姑姑胃癌且转移胰腺,最近总觉得自己属于高危人群,该怎么办以及胃癌转移肝癌不建议治疗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 肝癌晚期做手术后可以根治吗,以后还会不会复发
-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PPI长期服用药会不会增加胃癌和肝癌的风险
- 父亲直肠癌,姑姑胃癌且转移胰腺,最近总觉得自己属于高危人群,该怎么办
- 胃癌手术后扩散到肺部还能治吗
肝癌晚期做手术后可以根治吗,以后还会不会复发
肝癌是没办法根治的,我两个亲人都是肝癌去世的。01年我老公确诊为肝癌中期,确诊以后就马上去了南方医院做了介入治疗,当时医生说加强营养,按时复查存活五年以上是没问题的。之后一直到按医生说的去做,开始确实也恢复不错。到03年7月份再去复查就说腹转移,医生说没治疗的必要了,经过两个月肝腹水和癌痛的折磨,最后还是走了。
去年二哥老说右腹部老隐隐作痛,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赶快催他去检查,结果又是当头一棒。从确诊都离开的五个月都是在医院病房度过的。心里的痛已经无法用言语形容了!
在此奉劝各位如果身体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等PPI长期服用药会不会增加胃癌和肝癌的风险
目前对于酸相关性消化道疾病,拉唑类的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这类药物对于胃酸的抑制作用明确,效果好,因此很多朋友有反酸、胃部不适的症状时,都会吃拉唑类的药物去缓解,甚至有很多朋友常年的服用拉唑类药物,其实这么做是很不可取的。
近期有多项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拉唑类药物,有潜在的增加肝细胞型肝癌发病率的风险,2018年6月,台北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在对近6万人的长期追踪调查发现,长期使用PPI的患者,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出2.86倍。
而最近英美的一项涉及47万人,跨度超过18年的联合研究也发现,长期服用奥美拉唑,患肝癌的风险几率有明显增加,而长期服用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的患者,则影响较小。
对于奥美拉唑可能引起肝癌发病风险的作用原理,发表于Nature的一项研究发现,PPI抑制胃酸分泌,导致肠球菌的增殖,肠球菌能够进入肝脏,对肝脏的健康造成损伤。
除了PPI长期应用于肝癌的发病几率升高有关外,PPI制剂长期应用,可能引起胃癌的问题也正在被逐渐重视,2017年的一项香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PPI,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7倍以上。
在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下,PPI抑制胃酸分泌,能够有效的缓解很多胃酸过多引起的相关疾病症状,在消化道溃疡的治疗过程中,在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方案中,拉唑类的PPI药物都是必不可少的用药,但是药物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应用合理,可以尽量的减少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而如果应用的不合理,可能就会增加药物产生副作用或对身体产生重大影响的几率。
拉唑类药物就很好的例子,这么多项研究显示长期服用拉唑类药物导致癌症的几率会增加,那么拉唑类还能吃吗?当然,如果疾病确需,该吃还是要吃的,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1.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服用四联用药(包括拉唑类药物)2周,继续抑酸治疗[服用PPI(早餐前服用)+替丁类药物(晚餐后服用)]2周时间,即可停止服用拉唑类药物;
2.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胃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服药2周后,继续抑酸治疗4~6周,即可停服拉唑类药物;
3.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推荐抑酸治疗4周后,即可停服拉唑类药物,在后面的12周内,每天晚餐后服用替丁类药物进行维持治疗,而胃溃疡患者通常推荐抑酸治疗6~8周后,在后面的12周进行维持治疗。
4.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患者,如果有胃肠道问题或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建议先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根除治疗结束后在服用阿司匹林,在服用的前12个月,前6个月服用拉唑类药物保护胃黏膜,减少消化道出血的风险,6个月后,可改用替丁类药物,继续服用6个月。
这些都是拉唑类药物应用的经典用药方案,也算不上长期服用的情况,都是安全有效的疾病治疗方法,但是还是强调一下,不建议成年的长期服用奥美拉唑来抑制胃酸分泌,真的可能会导致肝癌,胃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得不偿失。
父亲直肠癌,姑姑胃癌且转移胰腺,最近总觉得自己属于高危人群,该怎么办
父亲直肠癌,姑姑胃癌且转移胰腺(纠结正一下,应该不是胃癌转移胰腺,而是胃癌侵犯胰腺,胃癌很少血行转移到胰腺,一般是胃癌向外侵犯扩展到周围器官组织比如胰腺),最近总觉得自己属于高危人群,为什么是最近觉得?其实,初步来看,很大可能就是属于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不过呢,也不能仅根据这有限的信息就轻易下结论,有两个血缘关系的亲人得了癌症,是不是一定就是遗传因素相关呢?这个未必,因为这两个亲人得癌症也可能是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好,环境因素导致的,只要你和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不一样,那你也并不算高危人群。而如果你也有类似的不良生活方式,这也属于高危人群。如果想确认是不是有家族史,遗传因素,那得找专管医生进行综合评估,相关的基因检测也是可以考虑的(但不要听信那些生物公司的所谓整套基因检测),如果经评估确实是家族遗传因素,那你就是明确的遗传高危人群。
如果真是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怎么办?下面有个回答说,只要属于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不管你年龄多大,建议你去常规做一个胃肠镜体检,目的是消除你紧张焦虑情绪,万一有息肉等癌前疾病,可以早点干预治疗。这个话说得有点绝对,不管你年龄多大,这个有点夸张,年龄还是一个参考因素,比如,对肠癌筛查来说,普通人群一般45岁或50岁后考虑做肠镜,而高危人群可以将筛查年龄提前,但也不是不管任何年龄,太早做肠镜没有必要,比如总不能三四岁的小孩子主动做肠镜筛查吧。可以考虑将筛查年龄提前,比如,二三十岁以后可以考虑。另外,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当然要戒除,比如不要吸烟,不要喝酒。。。
胃癌手术后扩散到肺部还能治吗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胃癌发生转移到肺时,在临床分期属于四期,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晚期。
胃癌手术后扩散到肺部肯定是能治疗的,只是治疗的目的却不是追求根治,更多的是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
已经发生肺部转移,就证明在循环系统中或者全身其他部位有潜在的尚未表现出来的微转移灶和循环肿瘤细胞。通过再次手术是不可能将肿瘤全部切除的。
为了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可供选择的治疗便比较多。
1、外科手术原发肿瘤如果发生肠道梗阻,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姑息性减瘤手术,主要是缓解症状。而肺部转移灶,如果是胃癌手术后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无瘤期,肺部出现孤立性转移灶,并且位置比较好,可以进行外科切除,此时可积极进行肺部转移病灶切除,往往能够获得长期生存。
2、化疗全身化疗对于消灭循环肿瘤细胞以及微转移病灶有一定的作用,对于肺部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灶也能够延缓其生长。具体的化疗效果和癌的病理类型有很大关系。
3、放疗放疗是一种控制局部肿瘤的非常常用的方法,不仅可以杀灭局部的肿瘤细胞,而且也能够缓解一些全身的症状。治疗也比较简单,虽然也存在一些副作用,但是较化疗而言要明显轻很多。
4、靶向治疗在选择靶向药物之前需要做基因检测,选择靶点,准确的靶点对于肿瘤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靶向治疗在癌症晚期延长生命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
5、止痛和全身支持治疗和所有的癌症一样,胃癌晚期都会有疼痛和全身消耗性症状,需要进行止痛和对症支持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态。
还有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治疗方法,但是目前效果并不确切,很多还在临床探索阶段。
小结不同癌症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是个体化定制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治疗方案。可能选择其中一种也可选择多种联合治疗。
癌症晚期的治疗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延长有生活质量的生命。不可盲目地追求过度治疗,也不能悲观地直接放弃治疗。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