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0年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还能遇到这种歧视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法学考研和律师就业,老师和用人单位会歧视专硕吗的一些知识点,和哪些导师不建议报考专硕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法学考研和律师就业,老师和用人单位会歧视专硕吗
  2. 考研复试前,师兄劝说不要选带他的导师,要听吗有何建议
  3. 硕士生导师东藏西躲、不作为,她的硕士研究生怎么办
  4. 都说导师劝自己硕士读博,为何我的导师不推荐我读博呢

法学考研和律师就业,老师和用人单位会歧视专硕吗

谢谢邀请。

首先明确一下,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且现在录取人数上也在不断加大专硕的比例,根据之前的预计,专硕和学硕的比例会达到7:3,这是大趋势。

考研从整体上来说,是比较公平的,导师选学生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其实都差距并不大,尤其是法学专业,都是懂法的人,歧视或是有猫腻,真当这么多年法律白学了么?所以网上有些考生发发牢骚说这个歧视,那个看不起人,说白了,他自己复试啥表现,自己心里没点数么?

法学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人会优先走律师路线,这也是必然的,到律所后,说实话,各拼各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口才辩才等等,个人觉得能做律师尤其是做到大律的人,其成功艰辛的过程真不是常人所能体会的,光鲜外表背后的努力是你看不到的!

所以用人单位不会歧视你,歧视的其实是你的不努力罢了,没有谁天生就那么牛,都是脚踏实地一步步走上来的。无他,唯有努力!

如果大家觉得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也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点击头像关注我,若你有考研相关的问题,欢迎来提问!

我是商商老师,一个专注考研院校分析的老考研人!

考研复试前,师兄劝说不要选带他的导师,要听吗有何建议

给你讲一个我身边的故事。

2018年,一个帅气小伙子考上了江苏某化工优势学科的研究生。他本科就是苏北普通二本学校。当年这个男娃考的挺高的,我印象中是初试成绩第一名。但是他也很担忧复试被刷(这一点被我批了很多次,心理素质需要提升),他自己联系上了在这个学校读研的师兄师姐,打听复试要怎么准备(这一点我还是相信他的能力的)。

选择导师也是他当时比较纠结的。我当时通过熟人给他推荐了一个导师,应该是业界比较知名的,虽然不是大佬,在他们这个学科全国应该也是挂上号的。他自己也打听到了一个课题组的某个年轻老师。他就在帮他联系的大佬和年轻老师之间犹豫。我当时劝他既然大佬对你情况有了了解,而且也回信息给他了,大佬嘛,肯定说话有艺术性的,不会说打包票要你,但是十有八九是稳妥的。他又怕大佬没有明确说要他不够保险,最终他选了他自己选的那个导师。

噩梦来了。他们一个课题组的人,被不同的小老板带,小老板对待学生的态度也不一样。他倒是兢兢业业学习、泡实验室做实验,可是各种曲折、各种委屈。当然了,读研肯定是要做事的,辛苦一些也很正常,不然导师收你养着玩啊?再说了,不干活你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没法提升不是。期间,他也后悔当初没选那个大佬级别的导师。在他读研以后的第二年,那个大佬提拔为校长了。

要说资源,大佬肯定是没话说的,不管是学术资源、人脉等都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研二时候小老板让他继续读博士,他当时也有个机会出国读博。我建议他出国读博,含金量大,博士毕业后如果学术上还可以,找个好点的科研院所还是没问题的。他既放弃了本校读博士也放弃了国外读博士。本校读博放弃可以理解,他不想在小老板收下再干了,想解脱早点就业。

后来,他报考了苏南某大城市的公务员。现在疫情防控,公务员面试延后。

说了这么多,故事很简单,但是就是告诉你一个道理,适合自己的导师才是最好的。如果你不想选师兄的导师,那你就需要早做准备改选其他导师。

导师的学术能力、人脉资源、对学生的态度(严格是好事)等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导师和学生和谐相处,既是严师又是益友,最有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快速成长。

最后祝你如愿以偿选到适合你的导师。

硕士生导师东藏西躲、不作为,她的硕士研究生怎么办

1.80%的硕导都是不及格的,不懂学术为何物,反正就是混上这个称谓了。

2.80%的硕士将来也不搞学术,导师不管,反而有更多自由时间,信息时代,自己完全可以朝着自己需要的方向努力。

3.最怕一个狗屁不懂的导师自以为是地认真勤恳地指导和要求他的研究生,这个学生基本就毁了。

4.说到底,还是学生自己不行,你如果能像颜宁一样厉害,清华和普林斯顿随便换。所以,你的竞争力匹配了你考入的学校,也大概率地匹配了你的导师。

5.这个时代,你只要不偏激,不懒,机灵点,还是能混好的。

都说导师劝自己硕士读博,为何我的导师不推荐我读博呢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

作为研究生导师,小西建议过不少硕士生继续读博,并非是留在自己课题组,而是将不少学生推荐到更好的平台和导师。之前,小西也曾多次聊过读博的话题,在有学生向我咨询读博疑惑时,我常说的一个问题是"你读博想要得到什么"。

我们课题组少量是30岁+脱产攻读全日制博士的学生,年龄不是他们的劣势。一段社会阅历和工作经历后,他们对于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博士学位的追求力度非常大,晚上、周末等都在实验室紧张的忙碌。换句话说,不少从普通双非院校辅导员、中学老师辞职读博的人,已是破釜沉舟、退无可退。

当然,遇到少量不合适的学生,小西同样不会推荐其读博,比如:

一是拖延症严重的学生。

比如日常中我会问自己学生,你做完这个实验、分析好数据,需要多久才能和我讨论交流下一步的实验。我会听她自己的安排,并做好记录,并会建议她们考虑好一些突发因素。但是,到了时间依然没有结果。比如约好的2周,1个月、2个月我都看不到数据。相信不少导师都有发现类似拖延症问题,十分反感。

二是对科研无兴趣的学生。

用学生自己的话说,我就是来混个硕士学位的,达到最低要求就行。尽管博士生有扩招,相应的博士生导师遴选也在放开。在不少学校,博士生导师一年的招生指标约是1-2人。如博士招生指标量化时,足量的科研经费和课题才会给一个计划。对于科研没有兴趣,不能沉心读博的人想要顺利毕业非常难,对自己和导师都是一种"伤害"。

导师不推荐读博的其他设想:

之前部分人是不推荐考博,并非是读博。比如导师是想建议你走申请-考核制的渠道,尤其是有几篇不错论文的学生。部分学校在申请-考核制之外,依然采用统招得方式招收博士生。但是,考博阶段的复习同样需要不短的时间,尤其是英语分数要求会限制不少考生。说了也许你们不信,之前曾有不少科研能力十分突出的考生,在考博时英语只有20多分、30多分,而英语线已放低到45-50分(中科院系统英语要求高些)。

今年小西建一个将要上研二的学生,暑期抓紧把实验数据整理成论文,争取早点投稿接受,争取在申请-考核制之前有2篇不错的论文。因为他的英语写作能力不错,口语不行,考研时成绩也十分勉强,第一年英语就没过线。他想去更好的平台读博,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不是他最感兴趣的,所以还是鼓励他早点出成果。

或者说,你和导师之间彼此不合适,少点缘分吧。经常有人说导师青睐某个学生,同期进入团队的其他几个硕士反而不是很受重视。也许,工作后我们同样会遇到这个问题。即使导师不建议你在硕士团队读博,你要是有心或者对某个方向感兴趣,同样可以自己联系博士生导师,读博期间换个团队。

另外,不同博士生导师的招生计划会有提前沟通,如部分导师在每年4-5月份就有学生沟通下一年读博指标,有心读博的学生建议早点沟通自己感兴趣的导师。有机会可以在参加学术会时面谈一次,或者直接去导师所在学校彼此正面沟通一次。未来几年的读博阶段,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接触很多,还是得提前做好选择。

小西想说找到自己读博的理由,才能更好地"熬"过博士阶段。没有任何一个人读博是顺利的,都有磨砺和坎坷,远不是表面看的那么风光。

最后,小西还有一句感悟就是:读博真的不是你想的那么苦。一旦你毕业进入高校,青年教师(青椒)的科研起步难度远远超过读博,破局之路唯有"坚持"两字的良药。

小西的答题肯定有些许不到之处,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赞,这将是我答题最大的收获!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非全日制研究生求职被拒,是 学历歧视 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