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是怎么给孩子选书的

佚名 不建议 2023-08-21 14:43:02 -
两个月过去了, 毒教材 仍在继续印刷,插图再次引起高度重视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妈妈们是怎么给孩子选书的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李跃儿不建议孩子读太多书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永远不批评孩子是正确的吗
  2. 妈妈们是怎么给孩子选书的
  3. 两岁孩子不听话总想揍她,甚至想不要她就好了,是不够爱孩子吗
  4. 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有什么好书推荐

永远不批评孩子是正确的吗

我在欣赏“李跃儿芭学园”的介绍时,看到一条守则:永远不批评孩子。

当我看见这样的说法时,我的感觉是,真不可思议啊!作为老师,带那么多孩子也能做到:不批评,那需要有多强大的人才能做到啊!

我看见的只是表面。而他们在内里,在执行行的坚持,我们看不见。我猜,他们刚开始时也会彷徨,也会和我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我个人认为,不批评孩子,可以从以下做好:

一、肢体语言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大吼,我们怒气冲冲,是因为孩子漠视我们的话,无视我们。

我现在教中班,上学期开学插了8个新生。本来好好的小班孩子,升到中班后,被其中一个插班生带得满教室跑,那插班生打其他孩子,人家家长投诉的事,每天都发生。更不用说上课吵闹、室外游戏东跑西逛这些事。我们班三个老师,真的特头疼。

突然有一天,我看见永远不批评这句话。我兴趣,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到了语言活动的时候,班里孩子还是被小明(化名)带着大声说话。我停下讲故事,走到那一桌孩子面前,把桌子上的书放在孩子手上,翻到所讲故事的页面。其他桌的孩子停下了讲话,看我在做什么。我终于把故事顺利讲完。

我试过很多次对他说教,没用;也试过叫他坐旁边,没用;更试过叫他坐第一桌,在老师眼皮底下,没用。没想到,这回不动嘴,直接动手就解决了,有点欣慰。

美术活动,小明认为自己画得不漂亮,把旁边女孩的画乱涂。我拿了另外的纸给小女孩重新画一张。我把小女孩被涂坏的画收起来。小明画好了后,我拿了笔在他那画空白的地方画下一条蓝线条(他画的画是几条鱼),他大声地哭呀哭呀,说我弄坏他的画。等他哭完了,我拿出小女孩原来那幅画给他看,他似乎有点明白。最后,我把两幅“坏”了的画收好。

或者有人觉得我粗暴,以暴制暴。我是幼儿教师,我唰唰唰两下,把小明那幅画的蓝线条变成水浪,后来把画还给他时,他可高兴呢。小女孩那被小龙乱涂的画,我把那些线变成“风”,小女孩因为得了两幅画,开心得不得了。

不批评,肢体语言操作,真的可以试行。

二、坚定而温和

我家宝贝是个有小聪明的孩子。每当他知道有酸奶、面包放着,他会不想吃饭或吃少饭,就想吃面包酸奶零食之类的。我会对他说:“宝贝,正餐吃饱,歇过一小时后才能吃零食。”

“知道了,妈妈,我吃饱了。”孩子回答我。

可我看见他只吃了两口,我指了指自己的碗(已吃完饭了),然后指向侄子的碗:“哥哥,你吃饱了,7点钟散步回来后我请你吃酸奶。”儿子看见这样的情况,马上把碗里的饭扒完。(孩子们自己盛饭,这样就不会让大人强迫他们吃吃吃,也给他们自己选择“作主”。)

如果我像以前那样:“把饭吃完,不吃完不带你出去,也不给你吃零食。”孩子肯定大吵大闹;要是当个溺宠母:“好吧,不想吃就不吃吧。”孩子有一就有二。坚定和善的态度可以让“不批评”得到诠释。

三、自己的提升

一个人如果不向上进取,总会有很多怨气,让自己过得糟糕。而糟糕的人生,总是需要发泄的。于是,孩子就成了自己的出气筒。所以,我们要记得提升自己,给自己一个新高度,让孩子少被我们批评,给孩子一个肯定,一个赞许,一个疼他爱他的榜样父母。您会发现,不批评,不是不教不育,而是双赢的角色。

妈妈们是怎么给孩子选书的

首先感谢今日头条平台,分享阅读我的《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

读书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另一扇大门,为孩子选书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在孩子还没法自主判断喜好的年龄,尽可能的帮助孩子建立读书的喜好——选书也就顺着家长的喜好了,这是无可厚非的。幼儿读书最主要的目的培养孩子认字和阅读的习惯,并非掌握知识。

一旦跳过这个阶段,家长给孩子选书就必须更加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合口味的图书会极大的破坏孩子的阅读欲望。

我始终坚持,一段时期内给孩子的东西(无论是玩具还是图书)不能太多,要少而精,图书尤其如此。喜欢重复性阅读,这是学龄前儿童最典型的阅读特点。只要是孩子喜欢的一本书,他会百读不厌。这一点,做妈妈的一定深有感触。越小的孩子,这种“精读”的意义越大。只要孩子愿意,我们就要一遍又一遍地给他们读。读到某天他能自己一边翻书一边煞有介事准确无误地自己“阅读”为止。

我将孩子这种不是因为识字而是凭借记忆进行的阅读,称为“假装阅读”。这是孩子对阅读这一事件本身发生兴趣的标志性特点。随着孩子识字的开始,我们就要和孩子共同完成阅读了。为什么我强调家庭教育中要完成识字任务,强调妈妈心里要有一个生字表呢?就是在阅读时,妈妈能够及时发现哪些字词孩子是认识的,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大声读出来,这是激发孩子识字兴趣的最好办法。孩子无论多小,都可以体会成就感。日久天长,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我们阅读的部分越来越少,孩子自己读的部分越来越多了,直到实现独立阅读。

无论是我们给孩子读,还是亲子共读抑或是孩子独立完成阅读,我都认为,重复性阅读(精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精读,书中的语言才有最大的保存进孩子语言库的可能,日久天长才可能最终游刃为孩子自己的语言(口语和书面语)。

给孩子们选择读物的标准有很多,当下“必读”“经典”之类的字样儿可以毫不吝啬地赫然出现在任何读物的封面上。我相信经过时间洗礼的那些读物,绝对堪称经典。但在我给自己孩子选择读物时,我其实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是“这本书我儿子是否会喜欢”。我小心翼翼地给儿子选择“经典”和“必读”,即便再经典再必读,只要我儿子不喜欢,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淘汰掉。孩子们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我们其实无权横加干涉他该读哪本书,不该读哪本书。

借用英语学习中“精读”和“泛读”的概念来描述孩子的汉语学习,我以为是非常重要的。精读是掌握汉字的重要过程,泛读就是要充分地使用。

我儿子在五岁左右便能够独立阅读了——他的识字量已经基本上允许他一气呵成地读完一本字数不是很多的童书。这个时候,我要求他大声朗读,这样个别不认识的字或认错的字,可以得到我及时的帮助和纠正。这个时候,就要注意给孩子增加阅读量了。选择读物的前提,我仍是放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上。比如一段时期他对恐龙有兴趣,那我就搜罗来几乎所有适合他那个年龄段的关于恐龙的书。由恐龙可能引发了他对鸟类和鱼类的兴趣,我又接着搜索相关的书籍。

我不赞成有些家长漫无目的地给孩子买书,或完全根据成人自己的偏好给孩子选择童书。如果孩子这个时期对汽车有兴趣,那你就要围绕这个主题选择不同版本、不同内容形式的图书。这样无形中就以模块的方式帮助孩子建构了知识体系。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就会逐步深入,而不是停留在皮毛上。而深入认知的过程,其实就是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的过程。

还以我儿子对恐龙的兴趣为例。如果我只是给他买一两本关于恐龙的书,便开始给他其他主题的读物,他的兴趣很有可能会快速转移,但当我给他买到第十几本恐龙书的时候,他告诉我,他要自己制作一本恐龙大全。因为他发现每一本书都讲了恐龙某一方面的特性,他希望有一本书,可以讲他所渴望知道的所有恐龙的特征和习性。他真的就让外婆做了一个本子,自己开始工作了。

我常常见他面前摊开好几本恐龙书,比如可能都是介绍“腕龙”的,他找出这本书中腕龙的身体特征,找出那本书中腕龙化石的发现地点和年代,很长一段时间,他都热衷于这件事。直到有一天,他严肃认真地告诉我,长大了他要成为一个古生物学家。我将孩子这种自娱自乐的玩,称为“研究型的玩”,其实所有孩子都能做到,重要的是给他时间并合理地引导。

直到现在,他仍沿用此种方法阅读。高中的一个复活节假期,他开始读村上春树,一口气读了《且听风吟》《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并带走了《海边的卡夫卡》和《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他说他准备暑假期间读完村上的作品。他一边读一边会告诉我这个作家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作品的特点,在比较中他试着去概括和归纳作者的写作特点。这个过程特别重要。

我儿子说,他记忆中最无聊的一次阅读经历,便是被小学语文老师逼着读《骆驼祥子》。他说,基本上没明白,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故事,老舍的语言风格要是现在读,他可能会喜欢,但当时,他除了读不懂,再没别的印象了。

我记忆中还有一个儿子小时候的玩伴,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被妈妈逼着读《呐喊》和《彷徨》。煞有介事地天天包里揣着,一两年下来都没读完前20页。

我们心中的那些“名著”,千万要慎之又慎地给孩子,要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给他们。否则,那非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可能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

——《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

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这句话我也深感认同,一个优秀的母亲要懂得如何经营亲子关系,也一定要懂得如何经营家庭。《当我成为一个男人的妻子》是我则是我对于自己20多年的婚后生活的记录,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能让你感受到美好与幸福,希望能够为各位妈妈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两岁孩子不听话总想揍她,甚至想不要她就好了,是不够爱孩子吗

你的这种想法是正常的,因为两岁的孩子是让人最难带,最无奈的时候,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有过类似的烦恼,这个时候就是一个让人对孩子爱烦交织的时期,不是你不够爱她。为什么呢?

一.她自己会东跑西跑了,可是即走不稳,又不知深浅,你半步都不敢离开,一天下来你会很累。

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爱玩玩具,玩完了她又不知道收好,你得一遍又一遍的帮她收拾。

三.她自己吃东西了,碗也端不稳,吃也吃不利索,经常撒饭,你得给她擦洗。

等等。

这一切都很正常,不是她不听话,这是她在长大,她需要的是你足够的耐心和爱,去慢慢地引导她,一步步去成长。

打骂这个阶段的孩子,对她没有什么好处,对她是一种身心的摧残。更不能有不要她的想法,你试想一下,有什么人能低得过妈妈的爱呢?

只有拿出你最大的爱和耐心,忍耐,忍耐,再忍耐!

关于教育孩子方面的书,有什么好书推荐

我认为是,《好妈妈胜过老师》,《解放孩子的的潜能》,《不一样卡梅垃》,《父母不该说的一句话》,《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爱的艺术》,等等。

关于妈妈们是怎么给孩子选书的,李跃儿不建议孩子读太多书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么给0 3岁宝宝挑选书籍,亲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