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多年打击匈奴都无法消灭,为什么李世民用三千兵力就能征服了突厥

其实汉武帝多年打击匈奴都无法消灭,为什么李世民用三千兵力就能征服了突厥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李治不建议李世民打突厥,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汉武帝多年打击匈奴都无法消灭,为什么李世民用三千兵力就能征服了突厥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漂亮嫂子,为何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2. 李淳风预言女主武王: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
  3. 汉武帝多年打击匈奴都无法消灭,为什么李世民用三千兵力就能征服了突厥
  4. 唐王朝为何要与突厥进行数百年的征战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漂亮嫂子,为何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玄武门之变改写了唐朝历史、转变了中国趋势。玄武门之变的血雨腥风已经过去1300多年,但是,人们还在揣度当时的人情世故、还在猜测当时的点点滴滴。

今天,一起来看看大唐李世民如何对待几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李世民如何处理兄弟关系

李建成是太子,是将来继承皇位的人;齐王李元吉支持大哥李建成。

可是,李世民不服气。

李世民得到一批谋士与武将的支持,在玄武门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一不做二不休,随后,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的6个儿子和李元吉的5个儿子,基本上斩草除根了。

李世民还有一个堂哥李瑗,原来大力支持太子李建成,后来反叛李世民。被李世民诛杀死亡。

李世民对待嫂子、弟媳的态度迥然不同。李世民把所有嫂子、弟媳逐一比较一下,发现其中有两个人很漂亮,李世民舍不得将她们放给别人,一心想收为己有。

李世民霸占弟媳、并生有一子

弟弟李元吉有一个王妃,是隋炀帝的小女儿,长得非常漂亮。李世民被她的美貌深深吸引,实在舍不得放手,就将杨氏收进后宫,纳为小妾,但没有正式封号,宫中呼为“巢剌王妃”。

李世民总共娶了隋炀帝两个女儿。

李元吉王妃进入皇宫后,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李明。

李世民去世后,儿子李治继位,就是唐高宗。高宗下诏,将李明过继给已故皇叔李元吉为嗣子。

唐高宗为什么这样做,不得而知。

李世民霸占嫂子、因为她漂亮

李世民不仅将弟媳占为己有,而且霸占了一位嫂子,但不是李建成的王妃。

李瑗是李世民的堂哥,李瑗和太子李建成关系很好,坚定支持李建成。

玄武门事变后不久,李世民急召李瑗进京;李瑗害怕被杀,便举兵反叛;被李世民镇压了,李瑗被杀。

李世民早就听说,李瑗有一个小妾玳姬,国色天香、美貌倾城。李世民命人将玳姬召入皇宫。

只是看了一眼,李世民就被玳姬迷住了。李世民把玳姬留在皇宫、收为嫔妃。

李世民确实霸占了漂亮嫂子,但不是李建成的太子妃,而是堂哥李瑗的小妾。

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李渊呢?应该是由于下列三个原因:

第一、毕竟是父子关系,李世民对李渊怀有感恩之心

李渊向来爱护儿子们,既注重培养儿子们的能力,也用心培养与儿子们的感情。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册封李世民为秦王,让他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

李世民劳苦功高,李渊好几次想要废除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而要册封李世民为太子。

虽然没有被册封为太子,但是,李渊不断给李世民加官进爵。

李渊先后封李世民为司徒(三公之一)、尚书令(相当于宰相)、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

当没有高官职位用来册封时,李渊便创造了天策上将的职位授予李世民。

天策上将职位,史无前例。李渊规定天策上将高于所有王位,在朝廷中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夜间召见李世民,二人饮酒。李建成偷偷在酒中下毒,希望害死李世民。

喝酒过程中,李世民突然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李神通搀扶着他返回西宫。

唐高祖李渊听说后,立即来到西宫,亲切询问李世民的病情;并敕令李建成:“秦王向来不善于饮酒,从今以后,你不能够再与他在夜间饮酒。”

高祖安慰李世民说:“李建成年纪最大,被立为太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我不忍心夺去他的太子之位。我派你返回行台,留居洛阳,陕州以东的广大地区都归你主宰。”

李世民哭泣,以不愿意远离父皇膝下为由表示推辞。

高祖说:“只要我想念你,便可动身前去看你。”

李渊作为父亲,关照李世民的言行,都会在儿子心中产生感情的。

李世民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七情六欲,所以,念及父子感情,不到万不得已,李世民是不会杀死父亲李渊的。

第二、李渊主动让位,李世民没有杀死李渊的理由

玄武门之变中,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后,李世民命令尉迟恭去保卫唐高祖李渊。

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全副武装,来到李渊所在的船上。问清楚情况后,

李渊对裴寂等人说:“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

萧瑀和陈叔达说:“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说:“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

尉迟恭请求李渊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来宣布敕令,参与政变的众人安定下来了。

李渊让黄门侍郎裴寂前往东宫开导原来李建成麾下的各位将士,将士们便都弃职而散。

李渊召见李世民,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差点相信了谣言。”世民跪了下来,伏在高祖的胸前,号啕大哭很长时间。

事变后没过几天,李渊册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又颁布诏书:“从今天起,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部委托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报告给朕。”

626年7月14日,李渊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并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表达了自己要退位和内禅的想法。

626年7月27日,撤销了太子李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将府邸,为李世民登基做准备。

626年9月3日,高祖颁布制书,将皇帝宝座传给太子李世民,自己当太上皇。

高祖颁布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就是唐太宗。

从626年7月2日发动政变开始,到626年9月4日登上皇位,短短2个月时间,李渊主动将全部皇权都交给了李世民,李世民没要必要杀死李渊。

第三、需要团结李渊的亲信,不能树敌太多

虽然获取了皇位、皇权,但是,李世民不希望敌人太多,希望更多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政变后的第一天,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负罪;

薛万彻躲起来以后,李世民多次让人明示他,于是薛万彻也出来了。

李世民感慨地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所事奉的人,是义士啊”!全部赦免了他们。

太子洗马魏徵经常劝说太子李建成及早除去秦王。

建成败亡后,李世民传召魏征。李世民素来器重魏征的才能,对他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詹事主薄。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流散、逃亡在全国各地,朝廷连续颁布赦免令,但是,还有图谋侥幸获利的人争相告发、捕捉他们,以此邀功请赏。

政变后一个月,李世民颁布太子令:“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以前与东宫和齐王府有牵连的人、六月十七日以前与李瑗谋反有牵连的人,一概不允许相互告发,对违反规定的人以诬告罪论处。”

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手下武将很多,但是,统治天下也需要文官。这时候,李世民连李建成、李元吉原来的部下都可以任用,当然没有必要杀死父亲、从而招致李渊亲信们群起而反对自己。

李世民不杀李渊,就是不能将李渊的亲信们置于自己对立面,而是需要笼络他们、团结他们、利用他们。

李世民也需要李渊禅位给自己,让自己的皇位合法、合理、合情,让自己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当上皇帝,让自己更加顺理成章统治天下。

李淳风预言女主武王: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夺得天下,外开疆拓土,南征北战,使蛮夷臣服,被称“天可汗”。

内劝课农桑,虚心纳谏,休养生息,被誉“贞观之治”,可谓风光无限!然太史令李淳风预言女主武王,让李世民寝不安席,那么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

有书君分析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李世民自信满满,不被传言左右

李世民胸怀大略,对李唐王朝传承下去充满信心,他斗志昂扬,先后征服吐谷浑,攻克高句丽,消灭了东突厥,四方来贺,迎来大唐太平盛世。

李世民对长安城里所传流言“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早有耳闻,对此他虽厌恶至极,并没做任何反应。

他不想被预言左右自己的思想,左右自己的政治,左右自己的用人策略,左右自己的朝局走向。

真正有能力有雄心的人是不惧怕所谓的民间传言的。所以并未对流言中女主武王采取极端手段。

二、预言指向不明,太宗不想滥杀太多无辜

话说太史令李淳风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掐会算,还懂得占卜,贞观22年6月的一天,李淳风外观天象,发现京城长安“太白星多次白月出现”的异兆。

李淳风在异样天象下,起卦占卜,得到“帝传三世,女主武王,武代李兴”的预言,他赶紧启奏李世民,李世民虽深感忧虑。

这与京城传言不谋而合,李世民开始有些相信天象之说了。

可是女主武王,此人是谁,指向不明确,是封地为武的人为王,还是官号为武的人为王,还是姓氏为武的人为王,亦或是字、号中有武字的人为王?

这个人身在何处,真身是女人,还是前世为女人,还是性情如女人,况且华夏民族从来没女人称皇帝,女主为王,也许就是一句虚妄之言!

况且要找出此人如大海捞针,难于上青天。

把全天下姓武的人全杀了,以绝后患,那不是李世民的治国之道,滥杀无辜,草菅人命非君子所为,让天下为一句预言血流成河不是明君所为。

李世民不会让好不容易创设的太平盛世毁在一句预言上,他更不会做千古罪人。

为了国家安定,为了天下太平,李世民没有杀全天下姓武之人,所以武则天也幸免于难。

三、太宗听信李淳风,不违天意

当时太宗听了李淳风的预言女主武王,对此预言有所顾忌,于是问李淳风“凡是可疑之人全部杀掉,会怎么样呢?”

李淳风连声万万不可,他告诉太宗,天命如此,我们人是不可违背的。

把可疑之人全杀了,那个为王之人必有老天护佑,未必会被杀死,反而白白杀了许多无辜的人。

而且过了几十年,那个为王的人会老,祸害天下和李唐不大,现在如果杀了这个人,恐怕老天怨恨,降生一个更厉害歹毒的人,您的子孙后代怕是会一个不留了。

李世民听了觉得颇有道理,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于是就没有全部杀掉所有可疑的人,自然也就没有杀掉武则天了。

李淳风占卜出女主武王,又说服李世民,救武则天者李淳风也,如没他,史上唯一女皇帝的武周历史就得改写了。

四、武则天位卑低调,无权势不必杀

武则天当时是李世民的才人,地位卑微,她就在李世民眼皮底下做事,文治武略的李世民从没看出任何迹象表明武则天日后会成为大唐天下的掠夺者。

可见武则天当时行事低调,没有显示出想出人投地,争权夺利,向上爬的政治野心,正是她为人低调,位卑言微,才不抢眼,不出彩,不出色,也保全了她自己。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家族没权没势,父亲只是个做木材生意的商人,且早已去世,她的外戚无法助力,没有篡夺皇位的资本,李世民由此判断武则天一个才人夺李唐江山。

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根本就没把武则天放在眼里,只是因为她姓武,不喜欢她,不宠爱她而己。

一年后太宗病重,武则天深知唐朝后宫规矩,没有子嗣的后宫女人要打发到感业寺为尼。

不想清灯相伴度余生的武则天,在太宗病入膏肓,太子李治尽孝服侍父亲时,处心积虑投入太子怀抱,找到了后半生的依靠。

武则天不但没被李世民杀掉,而且与太子李治结为夫妻,扶持李治稳固皇位,渐渐掌控朝政。

李治去世后,垂帘听政7年之后,废儿子皇位,自立为帝,建国号大周,在位15年,直至82岁才还政李唐,这是后话。

女主武王,对大唐来说,真正是一语成谶!

汉武帝多年打击匈奴都无法消灭,为什么李世民用三千兵力就能征服了突厥

这问题比较好,但是不好意思,两者的难度系数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这么说?看图说话。

01汉武帝进攻匈奴

汉武帝早期,匈奴猖狂到了极点。汉武帝决定放弃之前以和亲为主、防御为辅的国策,而改为坚决打击的战略。这就意味着汉军不只是在边境线上与匈奴小股力量摩擦,而是要深入大漠寻找其主力,并将其歼灭。

对于汉武帝来说,面临这两个挑战:一是骑兵军队的建设,二是汉军不熟悉大漠地形。所以,在攻击匈奴的早期,汉武帝曾寄厚望于李广等与匈奴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们,然而事实证明,他们一入大漠,作战就处于被动局面,不是全军覆没就是颗粒无收。

难得的是汉武帝派老将们出征时,不忘了培养年轻的将领。关市袭击战,第一次出征的年轻将领卫青便给汉武帝带回了喜讯,而卫青首次采取了迂回战术,新战术显然让匈奴无从适应,故而受创。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天才少年霍去病又横空出世,在起用匈奴参谋后,大漠休想再挡住汉军的铁骑。汉武帝大喜过望。

在找到了有效攻击匈奴的方法后,接下来的几年间,汉朝收复了河套之地,开拓了河西四郡,最后直捣黄龙单于庭,封狼居胥山。几年间,汉军的铁骑向西前进了千余公里,向北也深入了数千里。

由此可见,汉武帝是深入大漠去寻找并打击匈奴主力,对于当时对大漠一无所知的汉军来说,其难度系数有多大。更重要的是,卫青、霍去病不但了解了大漠的地形,还为后人留下了有效打击匈奴的宝贵经验。汉武帝和他们是重创北方游牧民族的创始人,正因为如此,才会为世人代代传颂。

02李世民攻打东突厥

突厥早在隋朝的时候发生内讧,分为东西突厥。所以,唐朝所灭的突厥仅指东突厥。

话说,汉初大将韩信的那些战术被唐朝发挥得淋漓尽致。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突厥便20万大军压境,距长安城仅40里。李世民布下疑兵,与颉利可汗夹水而阵。颉利可汗信以为真,接受了唐朝的金帛财物后,双方结下渭水之盟,退兵。

其后不久,东突厥国内发生内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等部相继背叛。唐朝马上见机行事,扶持薛延陀可汗以及突利可汗,用以对抗颉利可汗。

屋漏偏逢连夜雨,东突厥又遭遇了难得一见的暴风雪,牲畜大面积死亡,国内饥荒,族人四处逃散求生。此时的东突厥可谓是民不聊生、狼烟四起。

而对东突厥虎视眈眈已久的唐朝终于等来了好机会,唐太宗在代州都督张公瑾的建议下,下令讨伐东突厥。

公元629年(贞观三年)秋,李靖率李勣、柴绍、薛万彻,统兵10万,分道出击东突厥。

1)李靖率领3000精兵从马邑出发,颉利可汗以为唐军必是大军压境,上下一片恐慌。李靖使离间计收买其亲信康苏密,随后趁夜突袭定襄郡,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

2)同时,李勣从云中出发,在白道重创东突厥军,颉利可汗退守铁山,只剩残兵数万;

3)颉利可汗想以求和换取苟延残喘的机会,以期来年东山再起。没想到唐朝将计就计,东突厥再次上演了韩信灭齐的那一幕。唐太宗派使者前去安抚颉利可汗,同时李靖率大军突然杀到,犹如从天而降,毫无防备的东突厥军队四散而逃。李靖杀敌过万,而李勣又在碛口设伏,拦截往北逃窜的颉利可汗。颉利可汗被捕,其他大酋长悉数投降,东突厥宣告灭亡;

4)白道、碛口均在定襄郡(今呼和浩特市),可见东突厥军就在边境处。

通过上下两张地图比较,就可以清晰地发现唐太宗发动的攻伐突厥之战,实际上战争区域是多少。

结语:

通过汉朝地图(前130年VS前119年)和唐朝地图(626年VS630年)的前后变化,汉武帝讨伐匈奴的难度与唐太宗攻击东突厥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1)进攻区域:汉武帝分别向西、向北挺进千余公里,直插匈奴单于庭;而唐太宗的作战区域不过是在边境的定襄郡内。

2)敌人战斗指数:匈奴压制中原北境约70年,日益骄横;而突厥在公元583年刚分裂为东西两部,而与唐朝抗衡的东突厥又在公元627年内部分崩离析,同时遭遇天灾,民众四处逃散,其战斗力指数和彪悍的匈奴孰强孰弱可想而知;

3)地理:汉武帝首次深入大漠,之前中原对那里一无所知;有了汉朝的先驱者,唐太宗那时,中原熟悉大漠地形,而且当时的战场只不过在边境上,换句话说,家门口打仗;

4)经验:汉武帝时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地深入大漠主动出击游牧民族;从唐朝对东突厥作战的细节来看,因为几乎是本地作战,从头到尾都采取了汉初大将军韩信的战术。

另外,李靖的3000精兵只不过是拉开了进攻东突厥的序幕,并非是一锤定音。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唐王朝为何要与突厥进行数百年的征战

中原王朝例来的边患均来自北方,各朝统治者都倾本国之力解决北方边疆问题,有人说,历史就是掠夺与繁衍,在中原以北,只要有人,就算是很小的游牧部落,都有可能成长为中原的民族大患。

突厥人的祖山,杭爱山,位于今天的蒙古国中部,海拔3000米。

汉朝征匈奴呕心沥血,唐朝对突厥剪不断理还乱,很刚强但始终喘不过去的宋朝面对辽金夏蒙,明朝的蒙古后裔,满清的准噶尔,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打得过就占,打不过就抢,哪个不是几代人数百年的辛酸史,唐王朝与突厥数百年的征战也是如此。

突厥人。

《周书》记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意思是,突厥最早受匈奴统治,但非同族,公元前1世纪后,匈奴走向衰败,突厥人在丝绸之路的要衢金山游牧,吸收着东西文化,丰富的物质生活,势力迅速壮大。

突厥势力图。

突厥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灵活与柔然、高车、鲜卑等处理关系,后来结交北魏,一举打败柔然,建立突厥汗国,又联合北周讨伐北齐,为了把控丝绸之路贸易的出口地,与波斯爆发突波之争,一系列的斗争中壮大的突厥也产生严重的内部矛盾,先后分裂为东、西突厥,东突厥臣服隋、唐,又分裂出北突厥,到唐朝时,东突厥被收编,部落首领都被封官,但西突厥和北突厥仍然各成体系与唐朝作对。

比较有考证的是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后代,700年以后突厥被唐朝与回纥灭国,西迁的突厥在里海南岸建国。

问题还是回到丝绸之路上,唐朝要维护丝路的安全畅通,而各路突厥也要控制丝绸之路的贸易谋生活,于是唐朝出兵西域成定局,这里面还有吐蕃的霍霍和大食的窥视,游牧民族只能击败后让其自己灭亡,突厥也一样,最后的突厥汗国被崛起的回纥推翻,此时已是唐玄宗时期,距离唐建立刚好百年。

OK,关于汉武帝多年打击匈奴都无法消灭,为什么李世民用三千兵力就能征服了突厥和李治不建议李世民打突厥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为何汉武帝穷尽一生也没有消灭匈奴,而唐太宗仅几年就灭亡东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