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替黛玉保媒有隐情,她猜错贾母的心思,却葬送了女儿的幸福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薛姨妈为何不真心替黛玉保媒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薛姨妈为什么不建议林黛玉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第三十八回林黛玉人物形象
  2. 薛姨妈为何不真心替黛玉保媒
  3. 为什么贾母不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
  4.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第三十八回林黛玉人物形象

多结论,红楼梦第38回林黛玉人物形象如下。红楼梦第38回的林黛玉呈现出了一个敏感多疑而又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老太君过生日的时候王熙凤和媳妇丫鬟们围绕着老太太在游赏大观园,这个时候,林黛玉却将大观园当中的花瓣都收集起来,并且进行埋葬。

薛姨妈为何不真心替黛玉保媒

在《红楼梦》中“慧紫娟情辞忙试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这一回,薛姨妈对宝黛婚姻的原话是这样的,因又向宝钗道:“连邢女儿我还怕你哥哥遭踏了他,所以给你兄弟说了。别说这孩子,我也断不肯给他。前儿老太太因要把你妹妹说给宝玉,偏生又有了人家,不然倒是一门好亲。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我相信这段话应该是出自薛姨妈的本意,没有什么阴谋论可谈。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一、都说“知子莫若母”,在薛姨妈眼里,自己家的那个混世魔王是配不上黛玉的,所以连岫烟也不舍得说给薛蟠,而是说给了薛蝌。薛姨妈绝对不会作将黛玉娶为儿媳妇之想,她有这想法,贾母也不会同意,不如趁早打消此念头。

二、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这句话什么意思?薛姨妈没人可给吗?此话大错特错了,放着现成的宝钗在面前,而且宝钗早已经到了该嫁的年龄了,怎么能说是没人可给呢?理由只有一个,薛姨妈一定也从多方面了解到了贾母对宝钗的态度。在给宝玉娶宝钗为妻这件事上,贾母肯定是坚决反对的,所以,薛姨妈只好说自己没有人可给,总不能说自己女儿给不出去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薛姨妈说这话,也有点就坡下驴的意思,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不然又怎么说呢?

三、既然宝钗不受贾母欢迎,薛蟠也不可能娶黛玉,宝玉和黛玉又那么要好,薛姨妈不如从中做个好人成全了宝玉和黛玉。这应该是薛姨妈当时真实的想法。所以,当着宝钗和黛玉的面说这话,我相信是薛姨妈的真心话。否则她不会说出“四角俱全”这样的话来,感觉妥妥的。

四、至于后来薛姨妈为什么没有兑现诺言,真的到老太太面前说,我想她肯定跟王夫人沟通过。俩姐妹之间说话,一定都是真心话。王夫人不想要黛玉做媳妇儿,薛姨妈自然也就不好去张那口,像王夫人和薛姨妈这样年龄和身份的人,自然懂得做人的分寸的。于是,她跟黛玉说的这事儿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不然又能怎样?

为什么贾母不让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

原因是:王夫人不同意这门亲事、薛姨妈的处心积虑、林黛玉自身的原因。

一、王夫人不同意这门亲事

这王夫人非同小可,本是贾宝玉的母亲,今后荣国府的掌门人,背后有贾妃撑腰,是贾政名门正娶的妻子,而且娘家是炙手可热的王家,王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地位很高。王夫人的不同意就让林黛玉很难做人,让贾母很难撮合这门亲事。毕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夫人才是贾宝玉的亲娘。王夫人不应允,林黛玉做人就很难。

二、薛姨妈的处心积虑

薛姨妈是王夫人的妹妹,当初一个劲地想把女儿送进宫中,后来遇到变故,自然希望女儿嫁到贾府,和王夫人亲上加亲。只是有了林黛玉这个坎,因此薛姨妈一直在暗处较劲,同时尽力在贾府周旋,希望自己的女儿如愿以偿。

三、林黛玉自身的原因

林黛玉天生小家子气,好生气吃醋,为人处世不太成熟稳重。黛玉不仅对旁人这样,对宝玉更是如此,常常动不动就生宝玉的气,只是宝玉疼惜黛玉,所以次次都是宝玉去主动讨好。俩人年纪尚小,玩玩也就罢了。

黛玉的身体一直都不好,古代的女子主要的任务就是操持好家庭内务,还有养育子女。贾府这种大家庭对女子的生养能力更是十分看重的,而黛玉说白了就是一个药罐子,客观来讲根本担不住这样的担子的。

林黛玉虽然倾城倾国,兼有旷世诗才,可是此时家道已经没落,无父无母,常住贾府,也没人为她撑腰。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续书中这个情节,肯定与原意不符。

续书之中,宝玉出家,宝钗守节,薛姨妈作为宝钗的母亲、王夫人的姐妹,是有权利对袭人去留发表意见的。而续书人为了符合“堪羡优伶有福”的预言,不得不把袭人送嫁。但是谁决定呢?王夫人激赏袭人,认为她比宝玉还强,显然不可能打发她走。如果是宝钗,未免显然她容不下人,因为李纨打发贾珠的侍妾,是因为“天天只见他们不自在”,而袭人一向安顺。最终只好选择薛姨妈来做恶人。

但是薛姨妈打发宝钗的理由非常牵强,仅仅因为她是没过明路的屋里人。而袭人领姨娘的月钱已经好几年了,王夫人曾向贾母汇报过,贾政也通过赵姨娘得知她的存在。贾家虽穷,不至于没饭吃。留着袭人,宝钗不是“到底有个膀臂”了吗?说是怕“老爷不依”,越发可笑:贾政为什么要阻止子妾守节?

赵姨娘讨彩霞时,已经告诉贾政“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被打断。她带人扣好窗屉,回来打发贾政安歇。但子妾之事,贾政不会不追问,赵姨娘也不会不说——贾政认为应该现在太早,王夫人却在更早的时候已经给了,正是赵姨娘挑拨离间的好机会。以她的为人,不可能放过。所以贾政一定知道袭人的存在,只是碍于王夫人的面子,不再提起。他与王夫人虽然感情不好,毕竟要顾及正室夫人的地位。

这样分析下来,薛姨妈打发袭人出嫁,实在是非常牵强,完全是为了照应判词。与原著一加对比,高下立判:原著中哪里有这样生硬的情节?

那么,袭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离开宝玉的呢?从第三回介绍袭人就可以看出端倪:

这袭人亦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这话说得实在高明,看不够十遍八遍,简直看不出似褒实贬的含义来。袭人没有坚贞的品格,跟着谁就是谁,随波逐流,人尽可夫——这些话,剔除感情色彩,都可以用在袭人身上。

不止这一处。王夫人升了袭人的月钱,宝玉大喜,袭人却说:

有什么没意思,难道作了强盗贼,我也跟着罢。

意思是跟着宝玉是有选择、有条件下的,当条件不符合时,她就有转身离开的可能。当然,说这话的时候,袭人想着宝玉一定不会去作“强盗贼”,一定不会离开宝玉,不过是用来挟制。但《红楼梦》中的话总是暗藏深意,以为随便说说的,往往后来就成了现实。袭人终于离开宝玉,虽然是因为宝玉不好,毕竟是她主动(至少半主动)。

宝玉呢,曾对两个女子说过:“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这两个女子,一是黛玉,一是袭人。这也是预言,当时看来不可靠,而终于实施。黛玉是死了,袭人别嫁,宝玉最后的底线“只怕这两三个人,还是同死同归的”也失守,他才会遁入空门,兑现从前看似不可靠的承诺。

所以说,袭人别嫁,是在宝玉出家以前。表面看来是不得已,其实还是负恩。

红楼似海,相逢是缘。为免失联,请关注“老却英雄似等闲199”。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红楼梦 薛姨妈给宝玉和黛玉保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