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康熙王朝》索额图为什么要和康熙皇帝唱对台戏,建议对吴三桂行安抚之策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索额图建议不撤藩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索额图是康熙智擒鳌拜的关键人物,为何却被定为本朝第一罪人
索额图是辅政大臣索尼之子,康熙朝的重臣,也是皇亲国戚。他纵横朝堂数十载,为康熙立下汗马功劳,最终却落得一个“本朝第一罪臣”的下场。
身居高位,却与明珠斗得不亦乐乎,影响大清正常运转索额图一开始虽有贵胄身份,但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后因赫舍里成为皇后,他才开始平步青云。在索尼去世第二年,索额图便被提拔为吏部右侍郎。
当时,鳌拜拉帮结派,排除异己,“文武百官,尽出伊门下”,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要害岗位。鳌拜飞扬跋扈,严重侵犯皇权,引起康熙的极大不满,索额图同样对鳌拜不满意。
康熙八年,索额图辞去侍郎职位,任一等侍卫。康熙以下棋为名义,召索额图进宫,详细策划清理鳌拜,最后采取以突然袭击的方式逮捕鳌拜及其党羽。鳌拜倒台后,康熙提拔索额图为国史院大学士,一年后又升其为保和殿大学士,这种升迁速度,在康熙朝是绝无仅有的。
康熙中前期的朝堂上除了索额图,还有一个厉害角色,那就是人称“明相”的大学士明珠。明珠的妹妹是康熙的惠妃,他的外甥是大阿哥。
明珠的能力比较强,在康熙平定“三藩”中立下大功,也颇受康熙重用。明珠的地位虽不及索额图显赫,但同样是皇亲国戚,同样是大学士,有与索额图叫板的筹码。当时民间流传:“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
索额图与明珠两人立场、政见不同,早就看对方不顺眼,又因为在康熙面前争宠,两人相互挤兑,相互争夺权力,明争暗斗无休止。明珠的特点是比较阴险,索额图的特点是过于嚣张,所以民间又有说法:“天要安,杀索三;天要平,杀老明”。康熙对这两位大臣的情况洞若观火,经常在两人之间当离岸平衡手,让他们相互制衡,防止一家独大,皇位就更稳。
在对待康熙的问题上,索额图与明珠没有区别,都比较忠心,但在夺嫡的问题上,因家族的不同,分别选择了不同的支持对象。索额图是胤礽的外叔公,自然要保太子之位;而明珠是大阿哥的舅舅,不遗余力地扶持自己的外甥。再加上大阿哥是长子,比胤礽要大两岁,自然不甘心居胤礽之下。大阿哥虽不满意,但时机未到,只能隐忍未发。
为了让自己的家族基业长青,明珠也一直都在等待机会,他一边鼓励大阿哥在康熙面前积极表现,争取多建功立业,赢得康熙好感;另一方面,他又利用自己的权力,笼络朝廷重臣,比如大学士余国柱、刑部尚书徐乾学等人,形成“明党”与索额图的“索党”相抗衡。这些人不分是非对错,彼此争斗,最后引起康熙警觉。
索额图察觉到康熙的不悦,在康熙十九年称病辞去大学士的职位。康熙立即批准,但依旧命他在内大臣处上朝。
骄纵跋扈索额图虽失去了大学士职位,但他行为并没有收敛,于是,康熙再次加以惩治。1683年,索额图被康熙革职,两个弟弟也被处罚。不过,因索额图外戚的身份,以及过往的功劳,康熙没过多久又再次启用索额图。
1689年,索额图带队,赴尼布楚与沙俄代表戈洛文就边界问题举行谈判。索额图据理力争,态度强硬,经过十几轮谈判,终于达成一致,签订《尼布楚条约》。这次谈判,索额图保障了大清的利益,立下大功,因而受到康熙的赞赏,再次被任命为大学士。
康熙同时重用明珠、索额图的本意是希望两人相互制约,但事实证明,这招并不见得多高明,反而牵涉到许多重大事情,比如胤礽的废立问题。此外,两人形成帮派,严重扰乱朝政,还威胁皇权。康熙经过慎重考虑,为了保住胤礽的太子之位,先罢免了明珠,进而瓦解“明党”,很快就结束明索的恶性竞争。
明珠翻台后,“索党”却活动频频,由此导致胤礽的权势渐渐做大。许多臣子为了将来能够飞黄腾达,纷纷“下注”胤礽,这股力量隐然成为朝廷之外的第二个权力中心。
作为首领的索额图,到处网罗党羽,利用各种机会提升胤礽的地位,比如制定太子礼仪,指使太子穿黄颜色的衣服,将规格提高到接近皇帝;逢年过节,胤礽在主敬殿接受百官朝贺,行二跪六叩礼。
康熙发现后,对索额图更加不满,说:“太子所用的仪仗,有点过头,与朕所用相同。”
贪生怕死,终难免一死索额图懦弱怕死,由来已久。早在康熙平定吴三桂叛乱时,索额图就已经表现得临阵退缩、畏手畏脚而被康熙训斥。越是到了关键时刻,索额图越胆小。
1696年,索额图随康熙御驾亲征,当时康熙率领中路军,费扬古率西路分两路进兵。后来由于天气原因,费扬古未能与康熙如期会师,导致中路军有点孤军深入。
噶尔丹散步言论说有六万沙俄军队前来支援,索额图听信噶尔丹的不实言论。再加上西路军未能如期抵达,索额图贪生怕死,请求康熙回师,让中路军先脱险再说。
康熙对索额图的退兵之计感到十分羞耻,当时就气得泪流满面,说:“朕只想剿灭噶尔丹,不知索额图竟将我看成这样一个人。”
索额图被痛斥后,觉得没脸见人,回京后就提出乞骸骨。但索额图被退休后,不甘寂寞,便勾结党羽,奉迎胤礽,企图东山再起。
这时的胤礽也早已经让康熙不满,索额图经常与他图谋大事。有一次胤礽在德州生病,索额图负责照顾。一个多月里,两人图谋不轨,索额图骑马到胤礽居住的中门才下(按律当斩),但胤礽就当什么也没看到。
索额图的种种不法行为,后来被人举报。康熙知道后,十分震怒,以“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将索额图囚禁于宗人府。不久,索额图便见了先帝。
关于索额图的死,很有可能是康熙授意。因为索额图树大根深,耳目众多,被囚禁后,许多人依旧怕他,大部分也不敢出来揭发他,就是担心康熙如果不杀他,将来胤礽上位,到时索额图出来会报复。
秋媚说:康熙与索额图的矛盾,是君权与臣权的矛盾。康熙说过“国家唯有一主,大权所在,何得分毫假人”,作为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人威胁皇权,所以,索额图的死是必然的。
《康熙王朝》索额图为什么要和康熙皇帝唱对台戏,建议对吴三桂行安抚之策
历史的过眼烟云,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满清为了入主中原,扶植了三藩四王,即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推行剃发易服制度。天下初定,又实行消藩政策,激起三藩八年内战,人民再次生灵涂炭、百姓罹难,此时北方的葛尔丹也趁机作乱,而更北方的俄罗斯更是虎视眈眈,趁机侵略占领了尼布楚和雅克萨,满清政府只是进行了谴责,满清忙于内战,草率地与俄罗斯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结果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就被俄罗斯区区二千人轻易占领,《尼布楚条约》是清朝无条件的退让,把原属于中国的尼布楚等富庶地区拱手送给了俄国,造成重大国士损失,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这些土地的归属,也是康熙大帝大功一件,内战内行也。
鹿鼎记陈小春赞成撤藩第几集
是第四十集,
康熙让三藩进京,结果吴三桂假扮亲兵来到了京城,被韦小宝发现了,康熙就想要撤藩,与康亲王索额图和明珠商量,这三个人不知道康熙的意图,陈小春向索额图使眼色,索额图以为不让撤藩呢
索额图是如何在作死的道路上狂奔的
作为首辅索尼的儿子,皇后赫舍里氏的叔叔,计擒鳌拜的功臣,皇帝康熙的外家叔叔,索额图是前途一片光明,连含着数十把金钥匙的人。
可这样的人,却因为和皇太子胤礽密谋造反而被康熙处死了。不可不谓是康熙朝的一大疑案。
索额图实是死于康熙的担忧康熙给索额图立下的罪状是:“结党营私,助太子潜谋大事”,这才将索额图处死。可奇怪了,助谋大事是什么事?做皇帝?皇太子胤礽本来就是早就定好的国家储君,皇帝迟早是他做,索额图既然押了胤礽的宝,又何必那么急着去做什么大事呢?
所以索额图辅助太子胤礽夺位,导致被处死的理由并站不住脚。他之所以会死,主要还是康熙担心太子胤礽能力不够,容易受到索额图这个叔外祖父的控制,重蹈多尔衮、鳌拜的覆辙。
当时的朝廷,虽然康熙已经逐渐从四大辅政大臣的阴影下逃离了出来,可这时又弄出了个“南党”、“北党”。“南党”领袖就是纳兰明珠,而“北党”的老大就是索额图了。
这两人政见不合,早在康熙撤三藩的时候就显现出来了。明珠主张撤藩,而索额图反对撤藩,甚至出现了索额图要求诛杀主张撤藩的明珠等人(这不是电视剧剧情,而是真实存在的)。后面康熙撤藩成功,却也引发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
索额图和明珠这两个党魁的斗争也趋于白热化了。只不过当时康熙正在为三藩、台湾、俄罗斯等事苦恼,还没空去处理这两人。在各地叛乱逐渐平定后,康熙开始大力起用明珠一党,用来制衡索额图一党。前面也说过,索额图是康熙一朝炙手可热的红人,而越到后面,索额图的势力也急剧膨胀,党羽遍布朝野民间。人称“三眼索相”,民谣有云: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找老明。
这两个人可以说是完全取代了皇帝在民间的地位,这对于一个痛恨结党,对权力有着控制欲的康熙来说,是万万不能忍受的。
到了康熙十九年,索额图以退为进,告病还乡,像他父亲索尼一样,暗中静观朝局的变化。而明珠一党坐大,终于也到了康熙的忍耐临界点。
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奏弹劾明珠,康熙下令革去明珠大学士职务,对他的党羽都给予了打压,但依旧任命明珠为内大臣、议政大臣,再起用索额图,依旧保持着双方的平衡。索额图虽然被起用,可明珠在朝中的权力也不小,可以相互制衡,不过这样的平衡直到康熙四十一年再被打破。
这一年索额图已经67岁,并且在前一年已经告老还乡了,不过康熙依旧不愿放过他,以他和皇太子胤礽在一起呆了一个多月,有不可告人的密谋为由,在南巡回京后将索额图处死。如此对待一个年进70的老功臣,康熙此举是真的有点忘恩负义了(当初鳌拜专政,康熙也没杀)。
康熙给索额图安排了很多罪名,称他是“本朝第一罪人”,礼亲王昭梿还说“索额图在监狱时,还有人给他送过饭,之后还替他收殓,帮他办丧事”等等。
可也不想想,朝廷大狱这么容易进去的?索额图的那个门人大概也是个武林高手,能“痛哭而去,不知所终”。只能说“墙倒众人推”吧!连号称依实记载的昭梿也有点免不了俗。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