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棉签掏耳朵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4个问题,别不当回事

大家好,关于“油耳”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油耳冷知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人需要掏耳朵吗
  2. 小孩子是油耳朵,应该怎么处理
  3.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
  4. “油耳”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人需要掏耳朵吗

很多人认为耳屎很脏,所以一定要掏干净。其实,这个想法不对,耳屎其实是有作用的,它能够保证耳道内的弱酸性,经常挖耳朵,反而给真菌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合的环境。所以,建议不要经常自己挖耳朵。

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但有些人耳垢生成速度比较快,专门到医院掏耳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因此自己掏耳应注意如下两点:

1.尽量做到不用指甲、牙签等尖锐物掏耳。最好用棉签(建议用幼儿专用的双头棉签,这种棉签体积小),轻轻在外耳道转动(不是掏),然后耳朵朝下,耵聍则可自行出来;注意力度一定要轻柔,外耳道皮肤下就是骨骼,缺少肌肉和脂肪,深侧是鼓膜。在使用棉签时,力量稍大就会对外耳道的皮肤甚至是鼓膜造成损伤。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直接用手掏耳朵,容易使真菌有了滋生的环境。真菌覆盖住外耳表面,出现了发闷的感觉,严重时还会影响听力。

对于已经形成的耵聍栓塞,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3.不要给孩子掏耳朵

小孩子是油耳朵,应该怎么处理

您好,我是高级育婴师、健康管理师糖果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孩子的油耳朵是怎么回事呢?

油耳朵是很正常的,这种情况是因为耳道分泌的物质一直都是油状或是黏糊糊的状态,一般是深褐色的物质。有的人耳朵的耳道分泌无多是干燥的,成鳞屑状的痂块,也叫干型耵聍。

但无论是干燥的还是油性的,都是很正常的,而且对于人的耳朵都是有保护作用的。这些物质可覆盖在外耳道皮肤表面,有防止皮肤干裂和粘附灰尘的作用,可以帮助防止感染,一旦耳朵中进水,也有阻挡的作用。

油耳朵是先天的,也是可遗传的

油耳朵的情况一般是在南方比较常见,自洁能力比较弱,由于物质很黏,像是蜂蜜一样。油耳朵不是疾病,是不需要治疗的,一般是遗传,多是异性遗传,父亲遗传给女儿,母亲遗传给女儿,多是家族性。

那么宝宝是油耳朵该怎么办呢?

油耳朵不是疾病,只要在平时多多注意清洁就好了,用棉签掏比较好,最好是去医院。

为孩子清理耳屎需要注意

1、最好等到宝宝睡觉时或是安静时清理,如果宝宝不配合,出现挣扎、或是由于各种情况引发外耳道出现咳嗽的反射,这样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的耳鼓膜,所以不要随便就为宝宝清理耳屎。

2、如果是婴幼儿,最好每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定期到医院清理耳垢,如果出现耳内进水导致耳内物质变硬,引发疼痛,这时就需要找医生解决。

3、保持孩子外耳道的干燥,避免出现耳屎栓塞,如果有外耳道炎要及时找医生诊治。

4、在为宝宝清理耳屎时,主要不要超过外耳道的三分之一,动作要尽量放轻缓。

5、不要用发卡或是火柴棍、挖耳勺等为宝宝清理,也要告诉小宝宝不要自己掏耳朵。

若是宝宝的耳屎一不小心出现积水,或是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臭味,甚至是流黄水等情况,这时家长就要注意了,避免出现中耳炎的情况。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糖果妈妈,每天为您推荐安全实用育儿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

“耳屎”也有人称为“耳蝉”,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皮肤中有许多汗腺及皮脂腺,它们不断地分泌液体至外耳道中,这些液体量很少,但黏性很大,能将灰尘及皮肤的脱悄粘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聚即形成“耳屎”。

专家介绍说,“耳屎”积聚较多时,会引起耳痒及堵塞感,因此应掏出来。但是自己掏耳朵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有人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肿胀以及剧痛。即使掏耳时十分小心,但如果形成习惯,频繁掏耳,也会引起肉眼难以看见的隐性破损导致感染。一般细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药后会很快好转,但如果诱发霉菌感染,则耳内瘙痒剧烈,会使人坐立不安。另外,如果不小心刺伤耳膜,则可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要想恢复听力有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因此,严格来讲,不要自己掏耳朵。但由于“耳屎”生成速度比较快,特别是那些腺体分泌旺盛、俗称“油耳”生成速度更快,专门到医院掏耳太麻烦,也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自己掏耳,但应做到如下两点:

1.最好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则耵聍可自行出来;尽量做到不用指甲、铁签等尖锐物掏耳。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但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适当短一点,可根据自己情况掌握。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自己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取出后坚持用滴耳剂滴耳2--3天预防感染。

“油耳”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

很少人知道,油耳是“原配”,“干耳”才是“小三”,而且很多时候有“油耳”的人,往往也有“狐臭”。

但同样,有“狐臭”的人才是正常的,没有“狐臭”其实才是“第三者”插足!

因为不管是油耳还是狐臭,都是由我们基因决定的,当然有一小部分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但是整体来说,还是遗传起决定因素!

(黑色部分是油耳基因,灰色部分是干耳基因)

也就是说,我们祖先其实都是狐臭、油耳,然后再慢慢进化过程中,才有了“干耳”,没有狐臭的人

而且更有趣的是决定你是不是“油耳”,有没有“狐臭”的基因是同一个基因——第16号染色体中部的ABCC11

所以,这也就能理解为啥有的人又有“狐臭”,还有油耳了,因为它们主要受同一个基因调控,并具有遗传性,因此这俩“哥们”多合并存在!

那这油耳是怎么遗传的呢?为啥同样有“油耳”的人,有的孩子有,有的却没有?甚至同样自己孩子,一个有,另一个却没有?

大家都学过初中生物吧?有一个研究豌豆的遗传学家,孟德尔,它通过豌豆发现了一个著名孟德尔遗传定律

实际上,油耳也符合这种遗传定律,它跟我们平时见到的单眼皮双眼皮、有没有酒窝等是一样的,都属于显性遗传

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不管你基因型里面有单个G(G/A)还是两个G油耳(G/G)的湿型基因,它都不会让你表现出油耳表现

换句话说,也就只有A/A才是干型,为干耳!

因此,只有您爸妈都是干耳(A/A),你才不会是油耳!不然,您都有可能是油耳,只是发生概率大小不同而已。而且毫无疑问,爸妈都是油耳,您油耳概率最大,所以说有爸妈看到自己女儿有油耳,有一些焦虑,担心自己女儿还有“狐臭”!

那油耳真的是一无是处?令人讨厌的存在吗?

不是的,油耳不是一种病!这完全是大家对于“油腻腻”的耳屎感官上的理解!

耳屎,专业名词叫做耵聍,是耵聍大汗腺分泌产物,主要位于我们的外耳道,成分复杂,主要有非酯化脂肪酸、胆固醇等正常分泌物和外界灰尘、皮屑等混合而成。

它虽然有“屎”字,但是它可比我们大便有用多了,它是我们耳朵天然屏障。它富含油脂,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我们细菌、病毒入侵;同时还可以防止以下害虫、灰尘、水滴等进入我们的耳朵,更重要的的是,它还有缓冲声波作用,可以防止我们鼓膜被强声震伤。

很多人会说但它有味道,有点臭呀?

臭其实不是一件坏事,正因为耳屎这种堆积久后产的酸臭味,往往还会有驱虫的功效。

所以对于油耳的人,我们专业医生并不会推荐大家在平时生活中要跟“干耳”的人,在耳朵日常护理上,有更多的要求,有啥要特别注意事项。

相反,大家还要正确理解,“油耳”其实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常位于外耳道2/3,它不会由于您不经常掏耳朵而造成耳道堵塞,而相反,假如您经常掏耳朵,还可能破坏我们耳道纤毛系统,增加真菌感染、得中耳炎的风险。

甚至有的人,本来油耳不堵塞耳道的,结果自己用棉签去掏,不小心掏太深,反而把耳屎捅进去,黏在鼓膜,导致耳鸣、耳胀、耳痛!

因此,正常情况下,油耳跟干耳一样,都不需要特意去经常掏,更不要把棉签深入耳道去弄,避免耳屎没出来,反而把它推到深耳道,造成耳道堵塞!

假如您真看不惯油耳,觉得难受,影响美观,只需要在外耳道口轻轻擦拭就好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讨厌油耳的,也有的人因为自己是油耳感到骄傲的,因为它有比干耳更好的好处,那就是游泳、洗澡时候,比起干耳,更不容易耳朵进水,很多时候只需要歪下头,水就出来了,不需要在那里蹦蹦跳跳!

不过也有的人,是不仅耳朵油,还头油,脸也油,还有狐臭的!

但同样,你命油天,不油您,是您基因决定的!

OK,关于“油耳”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和油耳冷知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油耳朵的这些问题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