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text-indent:2em;">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专家建议提高物价和石油价格会大涨吗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专家建议提高物价以及石油价格会大涨吗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为什么社会物价只涨不降,物价会无限上涨么
物价上涨最重要的原因是货币贬值了,购买力下降了,这种现象又叫通货膨胀。同时,物价上涨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近三十年来我国物价情况为了更好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物价变动情况,经济学家想了很多办法,而在这些办法中获得学术界和老百姓认可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又叫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为ConsumerPriceIndex,简称CPI,可以用来衡量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当然,也可以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
现在我国CPI的统计范围为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涵盖全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等8大类、262个基本分类的商品与服务价格。
我国每月会公布一次CPI,同时每季度、没半年和每年也会公布相关数据,其数据一般以上一期别为100,得出本期的CPI。举个例子:2019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2.9%,意思是2019年相对于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2.9%,换个说法就是2019年需要花102.9元才能买到2018年100元买到的东西。
下图是我国自1986年以来的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表,从统计表可以看到:
一是我国物价水平整体上是比较稳定的,只有个别年份较高。34年中,只有9年上涨或下降超过了6%,而且都是在2000年之前,2000年之后的20年,物价变动幅度更加稳定,没有一年超过6%;
二是大部分年份的物价都是上涨的。34年中,有30年都是上涨的,占88.24%;只有4年是下降的;
三是相对于上涨物价下降的幅度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34年中,4年物价下降的幅度分别为0.8%、1.4%、0.8%和0.7%,只有1年的下降幅度超过1%,而34年中,物价上涨幅度超过1%的有28年,超过5%的有11年。
所以,自1986年以来,我国的物价基本上呈上涨的趋势。
各种商品和服务的物价上涨幅度是不同的虽然说物价整体上是上涨的,但是不同的商品价格上涨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是上涨幅度不同。有的上涨较快,比如鸡蛋,天津市1990年时只有1元多一斤,而现在普遍在5元以上;有的上涨较慢,比如小麦的价格,1995年时为1斤0.87元左右,而现在1斤大约1.2元左右,虽然上涨了,但是上涨幅度很小;还有的其实是下降的,比如电脑从1990年到2010年的价格是持续下降的,1990年的时候,一台电脑需要几万元,而到了2010年,电脑的平均价格已将降到了3000元左右;
二是同一种商品不同的时期价格变化幅度不同。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房价在2000年到2015年的上涨幅度较大,而到了2015年之后,上涨幅度就有所减小;另外一个就是猪肉,2019年一年猪肉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了过去几年上涨的幅度;
三是不同的商品的价格弹性是不同的。价格弹性是指当商品的价格发生一定的变化时,该商品供给或需求变化的大小。有的商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有的则比较大。比如黄金属于价格弹性比较小的,黄金的价格上涨或下降对市场上黄金的需求和供给影响是不大的,从需求上说,因为黄金的价格较高,其价格的变化对人们的购买需求影响是不大的;从供给上看,即使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其供给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为全球的黄金储量有限并且开采流程复杂、开采周期长。而猪肉是价格弹性比较大的商品,猪肉价格的上涨和下降都会极大的影响人们的购买需求,同时在供给端,养猪行业可以迅速扩大或减少养猪规模以适应猪肉价格的变化。
四是物价的上涨是有限度的。虽然我们平常在新闻中看到有天价商品的出现,但是这类天价商品一般都是特殊的稀有商品,或者是一种违法的商品价格。而对于大部分商品其价格的变化是遵守价值规律的,商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带来商品需求的下降,商品需求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变为供大于求,商品供应超过需求,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下降。所以商品的价格不会无限上涨。
物价总体水平上涨的原因不仅在我国,从世界各国看,社会物价的整体水平都是不断上涨的,只不过有的国家上涨的快一些,有的国家上涨的慢一些。世界上公认的比较合理并对经济有利的物价上涨水平为CPI处于3%到6%之间。这说明了物价上涨水平不仅有客观原因,还有主观需要的原因。具体如下:
1.经济发展的需要。物价上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是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这是因为:一是商品价格上涨会提高企业的利润,从而刺激企业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企业扩大生产则会带动经济增长;二是商品价格上涨将会促进人们不断提高收入,使得人们会努力工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商品价格上涨将使消费者面临货币贬值的压力,为了应对货币贬值,消费者会尽快的把钱花出去,从而促进消费,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2.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超过了经济社会应有的货币总额。这样就会造成每个商品所占有的货币价格增加了,货币价格增加了也就是物价上涨了。为了好理解,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一个国家的所有的财富总和为100亿元,其中一个鸡蛋的价格是1元,但是这个国家发行了120亿元的货币,那么其中一个鸡蛋的价格就会涨到1.2元。
可是,各个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呢?或者说超发货币呢?这是因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或增长。因为货币是经济中用来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多了,企业就可以用来扩大生产了,居民就可以用来消费了,生产和消费都会刺激经济的增长。
3.商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当一个商品的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供不应求时,价格下跌,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再加上人们不断改善物质生活,所以造成大部分的商品需求量持续增加,从而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4.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一是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更是快速增加,从而引起原材料的上涨,原材料的上涨必然会增加商品的成本,而企业为了盈利,在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就会提高商品的价格;二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就导致全球货币量的超发和全球商品货物价格的上涨;三是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这主要是对美国之外的国家所说的,因为全球贸易主要用美元结算,所以其他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可以使本国的货币相对美元贬值。举个例子,假设1美元兑换7元人民币。甲公司的一个商品原先出口到美国是14元,也就是2美元,但是另一个国家突然将该商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降到了1.9美元。这个时候甲公司出口就会受影响,但是如果这个时候,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为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这样的话,甲公司的这个商品出口价还是14元,但是美国进口商拿到的价格却是1.75美元,这样的话,美国进口商会选择价格更低的甲公司的这个商品进口。
物价上涨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从前面的论述看,适度的物价上涨显然是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的,但是过度的物价上涨也是对经济社会有害的。因为过度的通货膨胀会扰乱一国的汇率水平,影响进出口贸易和金融体系,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引发经济危机。
同时对物价上涨,对不同的机构或个人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就以正常的物价上涨为例看。适度的物价上涨对生产者、销售者和地方财政显然是有利的,但是对居民来说却意味着货币的贬值和购买力下降。
总结:近30年来,我国的物价水平整体上是适度上涨的,但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的需要、宽松的货币增长、不断增加的商品需求和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同时物价的上涨是符合一般的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不会无限上涨。大豆价格还会继续涨吗
鉴于大豆进口成为中国反制中美贸易战的利器,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必然促使国家扶持国产大豆的振兴。目前大豆收益低于玉米,已倒逼补贴加码。由此预测,2018年中国大豆会上涨,但幅度会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其一,大豆补贴高于玉米。4月4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2018年财政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其中,专门强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实施玉米及大豆生产者补贴。大豆补贴标准要高于玉米。鼓励各省(区)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
中国曾是大豆第一生产国,自从近年来“国产大豆沦陷”、定价权尽失后,国家近年政策开始力挺国豆复兴。对大豆主产地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单独采取市场化加补贴的政策就是举措之一。从往年补贴来看,2018年肯定大福上调。
其二,种豆意愿低于玉米,倒逼提价。在大豆连年进口攀升、国内玉米库存高企的情况下,东北地区作为粮改豆的主要区域。但从收益角度来看,大豆依然低于玉米。再加上玉米机械化程度高、收购价突破1元关口,农户对种植大豆兴趣不如玉米。黑龙江省2018年春耕种植意向调查,就呈现出大豆、水稻种植意向减少,玉米、小麦、薯类、蔬菜种植意向增加的趋势。如果据此播种,大豆增产并不多,或会倒逼后市价格上扬。
其三,贸易战利好国产大豆复兴。中国大豆种植是非转基因品种,一直受消费者青睐。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国家调结构、复兴国产大豆的意图非常明显。美国进口大豆的空缺空间也亟待各方填满。据悉,2017/2018年度,国际大豆总产有所下滑。由此带动,未来中国大豆必然利好。不过为解决地少人多的现状,综合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度进口,是国家的粮食方略。大豆依赖进口依然是主流。
综上,这次,是中国大豆最好的复兴机会,一定要乘势而为,重整旗鼓,尽快争取全球市场江湖地位!不过由于进口转基因大豆成本低,到岸价与国产大豆形成价格倒挂,一定程度上会对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形成压制,再加上国内价格上涨也不利于国际进口压价,所以2018年国产大豆不会大幅上涨,温和上扬是都能接受的选择。农户的收益会一部分放到补贴上。
石油价格会大涨吗
近期原油确实是处于风尖浪口。一方面,俄罗斯和沙特延期谈判,普京与川普达成一致要减产,但是是否能实质性达成一致进行减产。另一方面,疫情加剧,各国经济和供需都有迫切的需求,从原油价格层面能够达成一致性,恢复经济。
但是是否能够大涨,能涨多少,还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1:从沙特的角度来分析,如果要达成了减产协议,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要达成协议,则与2020年第一季度的产量水平相比,包括OPEC+和G20产油国所达成协议的减产幅度将约为1000万桶/日;
这样一来,仍然会为市场带来“非常大量的”生产过剩,库存会继续快速增长,而潜在协议的问题是“不是达成,而是退出”;
一项协议可能要求沙特将其产量从2020年第一季度的平均产量980万桶/日削减100万至200万桶/日,而不是相比4月份产量1230万桶/天进行减产;
但是对于沙特来说,大幅度减产不是最优选择,因为更好的选择是将产量保持在1200万至1300万桶/日猪油,并“让其较弱的竞争对手在当前的石油市场低谷中消亡掉”。
2:从俄罗斯角度来讲,俄罗斯民族一直处于战争储备状态,虽然短期来看影响经济,但是长期角度来说,有利于原油经济话语权,但是从官方的角度来说,表示从来没有放弃支持OPEC减产协议。但是从实际来看,留给产油国的时间不多了。
4月份将是决战时刻。沙特、俄罗斯为代表的产油国如果要达成一致协议,平衡利益,也似乎有意请君入瓮,“邀请”美国加入石油市场的“新减产联盟”。因为其实美国的页岩油一直抢占市场,过去3年的减产成果,大部分被美国页岩油企业截取,从而破坏了减产。所以,得益于原油价格之前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美国页岩油企业开采原油获益良多,美国由此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
所以俄罗斯和沙特都明白此次协议能否达成,其实除了双方的矛盾之外,也要关注美国同步的举措和让利。
3:即使能达成一致的减产协议,未必能很好的助力经济,而且原油产量依然过剩。而且,目前的问题是全球原油需求疲软,为解决这一状况,需要所有产油国的共同努力而非仅仅是OPEC+。
4:油价会否V型反弹,会不会大涨。
如果到时候4月9日能达成初步共识,都减产,减产幅度符合预期,则有可能会有一波反弹。从实业角度,短期看,本次原油价格的下降会导致一批页岩油厂商破产。随后随着疫情结束,经济需求扩张,油价会逐步向上恢复,但页岩油行业并不会就此退出市场。长期来看,当全球原油市场的传统竞争者逐渐习惯页岩油这个“新物种”的存在,会导致两者进行某种程度的“合谋”,从而共同垄断市场。
不过,叠加石油美元、新能源技术加速发展等因素,长期或许不确定性更多。对于美国来说,当前油价水平已低于美国大多数页岩油井的完全成本,但仍高于现金成本,美国的最优策略也是“多生产抢份额”,会与沙特和俄罗斯当前的策略一致。但是,如果油价持续低迷,部分高成本页岩油或被挤出市场,2020-2021年美国页岩油的产量会触顶回落。这样对美国经济不利,页岩油市场也不利。所以,或将进入沙特、俄罗斯、美国三国联合减产的新时代,油价中枢结构性抬升。
所以综上,短期交易性趋势来看,如果达成一致协议会有反弹,长期来看的话,油价中枢会结构性抬升,肯定不会一致这样低迷。尤其是疫情真的结束之后,会迎来一波复苏。
OK,关于专家建议提高物价和石油价格会大涨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