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通辽炸出神秘古墓,墓中发现一具睡美人,连专家都不敢碰触

很多朋友对于挖墓式考古真的合适吗和为什么不建议挖墓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挖墓式考古真的合适吗
  2. 坟和墓有什么区别
  3. 兵马俑下还有古墓文物吗还没“做到底”,为何专家不让继续挖
  4.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挖墓式考古真的合适吗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就不太合适,啥叫“挖墓式考古”?

可以说,不仅在中国,即便在全世界,也并没有一门考古叫“挖墓式考古”,考古工作的对象中,墓葬只是一部分而已,所以不要臆造词汇。

你想问的,其实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考古发掘古代墓葬是否合适?

至于发掘古墓是不是合适,得从这么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是不是必须发掘古墓?

当然不是必须,任何一个考古工作者,都不愿意去主动发掘。因为众所周知,古代墓葬距离我们时代已久,几百、几千年来,墓葬内部的空气、湿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打开墓葬,这个稳定就会被打破,容易导致有机质文物迅速朽坏。这方面的教训非常多,比如说当年发掘长沙马王堆汉墓,刚进入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有汉代的藕片!可是很快,就腐朽成灰。

除此之外,考古工作者发掘墓葬,不是说东西取出来就OK了。接下来的任务更复杂,得修复文物、拍照、绘图、撰写考古报告,并且把报告公布于众,这一套都弄完,才算是初步结束了。这些工作耗神、耗钱,而且是普通人不关注的。

有人问了,既然如此,你们干嘛要去挖呢?

实在是不挖不行啊。

批评考古挖墓的人,大概都不了解现在中国考古的基本原则——非主动发掘。

换句话说,遗址、墓葬没有危险时,是不能去发掘的。

什么时候能够发掘呢?只有当遗址、墓葬所在地面临修桥、修路、盖房,或者被盗掘时,才允许考古工作者去发掘。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考古学家总是跟着盗墓贼走。

在实际当中,某些开发商总是不顾法律,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肆意破坏古代的墓葬、遗址。随便一搜就有很多,这里列举几个:

除了野蛮施工,盗墓行为的破坏也很大。

有些人并不了解考古,也不了解盗墓,全部的知识来源于盗墓题材小说、电影,以为“盗亦有道”。事实上,盗墓贼在盗掘遗址、墓葬时是根本无道的。他们往往用雷管炸药来开洞,进入之后兜底拿文物,这些被盗的文物往往流入黑市,最后流向海外。

举个例子:

这是一套西周铜编钟,名叫晋侯苏钟,来自山西曲沃北赵村晋侯墓地第七代晋侯稣的墓中。一套共16件,现在2件在山西博物院,还有14件在上海博物馆。

为何分居两地,因为这座墓被盗墓贼盗了,盗墓贼拿走了14件,被村民发现之后仓促逃跑,遗落了2件。后来被盗走的14件流失海外,再后来,上海博物馆花800万,将它们买回。

晋侯苏钟是幸运的,被盗之后还能找回,更多的国宝是找不回来了。

野蛮施工、盗墓,对于墓葬、遗址、文物的破坏都是极为严重的,不考古,能行吗?

第二,考古发掘是否尊重墓主人?

题主问了,考古发掘有没有征求墓主人的意见?这个问题就有点搞笑了,想征求也没法儿征求,是不是?难道要去招魂?

不开玩笑了,考古发掘墓葬,的确涉及到伦理问题。从传统的伦理道德观来讲,考古发掘难免会打扰墓主人的安宁,这也没什么好隐晦的。

但是,前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现在已经是非主动发掘,如果考古不做,好,那就让挖掘机、盗墓贼、雷管来做吧。有人说至少盗墓尊重墓主人,我就呵呵了,什么撬嘴、扒衣找宝贝我就不说了,来看:

考古发掘,处理古人的遗骸,还会本着科学研究的目的,以尊重的心态来面对,对于那些有特殊价值的遗骨,供研究、教学使用(觉得这个违背伦理的,那干脆以后让医学院也别做人体解剖了,大家都回到望闻问切、号脉诊病得了),普通的遗骸,有时也会重新找地方埋葬。

最后还想说一点,相信不少人都去过历史博物馆,那里面大量的文物都是考古发掘所得。如果说自己欣赏了文物,回来又骂考古,那可真是提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了。

用心回答问题,欢迎关注与点赞~

坟和墓有什么区别

【乾陵】陵:《说文》注:“陵,大阜也。”注:“翻越大土山。”这个比较好理解,能累土为山也只有帝王了,如秦始皇陵,史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相当于现在高120米。唐朝帝王直接因山而筑,气势雄伟。如唐太宗”昭陵“,武则天李治的”乾陵“,直接在山中掏山而建。

兵马俑下还有古墓文物吗还没“做到底”,为何专家不让继续挖

秦始皇陵兵马俑,作为世界奇迹之一,也成为了中国人的骄傲。那么兵马俑下面还有没有东西?如果有东西,为什么不去挖掘?

秦始皇陵兵马俑惊现人间,保护性发掘

1974年的3月份,在秦始皇陵东侧的1.5公里位置,有一个名叫西扬村的村子。该村的村民杨志发、杨培炎等十几人,响应国家的号召开荒种地。

但是由于这里比较干旱,他们准备打深井用于以后的灌溉。但是打了两米左右的时候,发现有一些被炒熟过的土块。三米左右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残破的陶俑。在五米深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铜制器具。

一些老人比较有经验,他们猜测下面很有可能是某个皇帝的陪葬品。于是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立刻向当地的主管部门报告。第1个到来的是专家赵康民,对文物现场进行简单的清理。

基本上在同一时间,有一位名叫蔺安稳的新华社记者,刚好休假来到临潼探亲。了解了这个事情之后,也赶到了现场。把发现秦始皇陵大型陶俑的事情,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面。

当时的中央领导李先念同志,通过报纸看到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对下面的相关单位进行了批示:要求文物局和陕西省相关部门一同负责考古工作,中间一定确保采取好措施,妥善保护好这里的重点文物。

因此在1974年的7月15日,陕西省文物局派出了考古队伍。同时来自祖国各地的各大考古专家,也准备聚集在此。经过众多专家与考古人员的多方努力,先期进行了965平方米的是挖掘工作。从这次的试挖掘工作当中,清理出来了500多件陶俑,20多件陶马,6件木制战车,以及其他陪葬品。而首先发现的这处兵马俑陪葬坑,后来也被命名为1号坑。

1号墓坑的占地面积14,260平方米,里面有各种陪葬品6000多件。整个发掘工作持续了将近两年时间,在考古性发掘结束之后,国务院决定在上面建立一座展厅。

在1976年的4月23日,展厅的主框架基本上完工。后来又在1号墓坑的东北侧,发现了2号兵马俑。在同年的5月11日,又在2号兵马俑墓坑的西北侧,发现了3号兵马俑坑。

考古工作什么时候是个头?碰到这个土层就不用再往下挖了。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考古有一个名词——抢救性发掘。顾名思义,就是这处墓穴被盗墓贼破坏,为了防止损失更大,抢救性发掘这处古墓。这也是如今考古界公认的原则,不去主动发掘古墓。

原因其实很简单,先说一下远一点的定陵。当年郭沫若坚持要开发定陵,结果里面的文物被破坏一空。加上后来的动乱,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仿品。

再比如我们现在的兵马俑,其实当年刚发掘出来的时候是彩色的。只不过接触空气之后迅速被氧化,直接成为了现在灰不溜秋的样子。

那么这个抢救性发掘到底哪里是个头?难道要一直挖下去吗?其实并非如此,考古专业还有个名词——生土层。也就是说当挖到这个层级的时候,就不用再往下挖了。生土代表着从来没有开发过的土地,根据对于兵马俑墓穴的考古发现。绝大部分地方都是挖到了生土层,虽然有一部分还不是生土层。也就是说这处非生土层的下面,很有可能还有文物。

但是专家考虑到之前的情况,决定不再往下挖了。因为还是个原因——保护性发掘。也就是说挖出来的东西,只要能够提供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就够了。没有必要再往下挖掘了。

对于这种挖掘方式,我们可以称作是半发掘式挖掘,或者是不完全发掘。另外其实兵马佣下面文物不多了,正如我们上文所说,绝大部分都是生土层了,还有一小部分不是的,这一部分不值当再挖掘了。

墓穴压墓穴怎么办?看情况来办!

其实考古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本来发掘的是这一处墓穴,在这处墓穴下面,还有着另外一处墓穴。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主要是看墓穴的情况。

比如在开封有一处城摞城,顾名思义就是一座古城坐落着另一座古城。这一处遗址当中,包括了三座国都,两座省城和一座中原重镇。总共是6座不同朝代的古都,跨越了唐朝到清朝。▲开封城摞城

最上面的是清朝开封城,最下面的是唐朝中原重镇汴州城,中间还有北宋国都东京城。之所以会形成如此奇妙景观,主要是因为历代黄河边道。虽然已经探明了情况,但是并没有挖掘,主要是考虑到保护性。

另外在苏州虎丘有一处剑池,据说这座剑池是吴王闔閭的剑,另外还有名剑「扁诸剑」和「鱼肠剑」,曾经吸引了历代文人前来探宝。即使三国时期的孙权也挖过,可惜最后一无所获。

后来国家在1956年重建虎丘塔,曾经抽干了剑池里面的水,里面的淤泥也被清理出来。在这处剑池底部有一个洞穴,洞穴里面有一个10多米长的石胡同,胡同底部是一处墓门。

根据历朝的记载来看,这一处门后面很有可能就是吴王的墓穴。但是最后并没有决定挖掘,因为如果一旦失控,很有可能造成虎丘塔坍塌。这里的不挖掘,主要是为了保护。

和上面开封的城摞城一样,在河南叶县有一处文集遗址。这里拥有各类遗址1470多个,保护比较完好的房基地5座,陶瓷器集中的墓葬坑4个,以及一处埋有大量铜钱币的窖藏坑。

这处遗址主要是从唐代到金代时期所留,像这种挖了一个还有一个的情况,到底要不要挖掘?根据实际情况来说,只要有就得挖掘。

不是说好的保护性发掘吗?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很多人可能小看了盗墓贼的疯狂。这一处文集墓坑总共面积超过11,300平方米,这么大的地方,如果只是清理掉“表层”的几处遗址,后面将会有各种盗墓贼纷至沓来。

▲叶县文集遗址

像兵马俑这样的情况比较多,绝大部分地方都已经挖到了生土层,已经没有必要往下挖了。有一小部分并非生土层,有挖的价值但不是特别大。所以说就算是有文物,也决定不挖了。

乾陵为什么不开挖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当年挖掘在水里泡着的马王堆墓时,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看到这些,就知道,开挖乾陵很简单,但挖出来的文物如果没有能力保护,挖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乾陵开挖容易,但挖出来的文物如何保存好是个难题。)

乾陵埋葬着盛唐时期的唐高宗李治和大周皇帝武则天,是我国仅有的一座两个帝王的合葬墓,也是目前所知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被誉为“唐陵之冠”。从其墓道被发现一直到2000年,陕西省一直想要挖开乾陵,但都没有被批准。

原因在于:其一,开挖定陵的教训,让人们认识到没有保护条件下就开挖帝王陵墓,是可悲的,等同于破坏文物;其二,周总理的“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成为帝王陵不能开挖的规矩,也成为乾陵不被允许开挖的重要原因;其三,考古学界已经认识到,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文明的成果不能当成商品,抢救式发掘并非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1.民工差点打开乾陵地宫,陕西曾拟定1959年7月1日打开地宫

(关中唐十八陵,保存相对完好的,要数乾陵了。)

最近去了一趟关中,看了关中唐十八陵中的两个陵墓,建陵和昭陵,都是依山而建,这是唐陵的特色。陵墓依山而建,也就是挖空了山成为墓穴,按说是很坚固的了,但唐陵的命运却很悲惨。《新五代史》中记载,有个叫温韬的节度使,将关中的唐陵挨个发掘了个遍。尤其是昭陵,墓也打开了,里面的珍宝抢掠一空,李世民的骸骨也被弄了出去,被富豪们当作文物收藏,北宋建国后宰相赵普特意花高价将李世民的骸骨购买下来,重新安葬。但这个温韬,挖遍唐陵,“惟乾陵风雨不可发”,意思是,挖的时候刮大风下大雨,没挖成。没挖成的原因,还是因为其山上的石头太坚固。

《新唐书》就说,“乾陵玄阙石门,冶金固隙”,十分坚固了。后来,又说黄巢40万大军挖了几年,也没有把乾陵打开;民国时期孙连仲的部队炸开了三层墓道石条,传说在爆破中突然出现了一条黑烟龙,卷得飞沙走石,砸死了7个士兵,孙的人马害怕了没有再挖等等。至于乾陵到底有没有挖开,或者被盗,也很难说,也有争议。

(乾陵的地宫差点被民工撬开,当然,其地宫应该不是这个样子。)

直到1958年11月27日,修建西安到兰州的西兰公路时,几个农民在梁山开山取石时,发现了雕刻整齐的石条,就报告给乾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找到一个姓杨的干部,说不小心把武则天的陵墓炸开了。

杨干部赶紧报告给书记、县长,俩领导不相信,就让杨干部去现场考察,果然有石条。回去报告给县长书记,俩领导便上报给省里。12月4日,陕西省文管会听了汇报后,就派人去现场勘查,清理出了墓道口。这是乾陵墓道第一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勘查清理时,当时有民工要撬开金刚墙,眼看着要打开了,被一个叫杨正兴的阻止了。这让乾陵躲过了一劫。不然,以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很可能乾陵的文物如定陵的文物一样,毁于一旦。

杨正兴要汇报给上级之后再做决定。他回到省城汇报后,省委一班子人大喜,如果能把乾陵打开,肯定对发展陕西大有好处。于是,陕西省当即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拟定在1959年7月1日打开乾陵地宫大门。

2.郭沫若力劝挖开乾陵,周总理回他:“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周总理的一纸批示,让乾陵和其他帝王陵得以幸存下来。)

后来,这个委员会可能感觉到自己的决定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是不是要给国家文化部请示一下?他们吃不准省里有没有这个权利,就派人到北京向文化部及有关领导汇报。那时,全国还没有发觉帝陵的法律条文,文化部也弄不清楚这件事究竟该谁来管。为了慎重起见,便给周恩来总理送上了一份“乾陵发掘计划”。这个时候,周总理已经获悉定陵的发掘情况太差了,当然知道发掘乾陵的分量了。还有个情况,就是当时全国发生了大的自然灾害,他手里没多少钱,多少大事都没法办。于是总理提笔在报告上批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郭沫若极力主张打开乾陵,就是想看看《兰亭序》的真迹。)

当时听到要开挖乾陵时,有个人特别兴奋。这个人就是郭沫若。他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中保存在地宫中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所以,他打算以与周总理多年的老交情以及中国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周总理。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恩来总理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此后,不主动挖掘帝王陵成为一项中央政策延续至今。在当时,多少地方都准备大动干戈挖自己地盘上的帝王陵,听了这话,估计小心脏都摔得稀碎稀碎的。

当然,郭沫若的心也是稀碎的,他失落之余,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到死,他也没有“延期翻案”。

3.定陵教训:万历尸骨被烧,丝织品一动就成碎末

(定陵挖掘后,不少出土的文物没有能力保存,是一个永远的遗憾。)

周总理之所以不让挖掘乾陵,是因为挖掘定陵的教训太深刻了。

是谁最先提出挖掘帝陵这一建议的,至今不可考了。但有案可查的是,1955年10月4日,由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等联名起草的《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可能是最早的。这份报告很快也到达了陈毅副总理和周恩来总理的案头。

这份报告让人很惊讶,因为发起人吴晗是北京市主管文化的副市长,又是著名的明史专家。当时的文化部文物局局长郑振铎、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都很震惊,极力劝说称,当时的技术水平还难以承担这样大规模陵墓的发掘工作,出土文物在保存、复原方面的技术也不过关。但吴晗反驳说解放后人力物力有条件胜任这项巨大工程。郭沫若、吴晗还特别在中央领导人那里加强宣传攻势。最后获得了毛泽东的首肯。

(定陵出土的丝织品,用涂料防腐,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跟着碎裂,太可惜了。)

随后,“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但阴差阳错,长陵发掘进展缓慢,便转移到了定陵。1957年5月,考古人员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但正如反对的人们所说的那样,出土的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更是被红卫兵焚毁了。

最可气又最可笑的是,1959年9月30日早晨,当时的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指使民工说,上级要来检查,让他们把地宫清扫一下,把万历皇帝等三人的棺椁清理掉。这三个棺椁,被几十名警卫战士推进了山沟。一个星期后,考古大师夏鼐知道了,赶紧让博物馆找回来保护,但已经找不到了。被附近的村民捡走当木柴烧了。

(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刚挖出来非常光鲜,但随后一天天地变化,毫无办法。)

定陵保存下来的文物,有些袍服的处理,都不尽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这种涂料是不可逆反的,不久涂料老化龟裂,丝织品也随之碎裂,太可惜了。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提发掘长陵,被周恩来总理予以否决。这也是后来,乾陵要发掘时被周恩来总理否决的重要原因。

著名考古学教授宿白说,定陵出土的丝织品是一个教训。现在不敢动,一动就成碎末了,万历至今才三四百年历史,乾陵有一千多年历史了,怎敢保证万无一失?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特别是丝绸,至今放在冰箱里冷藏不敢拿出来示人,不是足以说明保护条件不过关吗?

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曾回忆,当年挖掘马王堆墓时,墓被水泡着,有一片藕片在水里漂着,很漂亮,可拿出来一见阳光就烂光了,跟鼻涕一样,只有痕迹,没有样子了。马王堆里的文物刚挖出来的时候,非常光鲜,但一天天看着它变化,却毫无办法,太无奈了。

4.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陕西一直想挖乾陵,但都没有得到批准。)

陕西方面想要挖掘乾陵的心思,自从发现乾陵墓道后,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一位国家文物局的前领导透露,陕西方面力主开挖乾陵由来已久。早在1986年就提出过报告;1995年9月西安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陕西省领导又提出来,国家文物局还是不同意。2000那边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又有人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计划,都被国家文物局予以坚决的否决了。

陕西提出“抢救性发掘”的主要理由是乾陵处于地震带,可能在地震中遭遇破坏,而且它还属于喀斯特地形,地下水会毁损文物。当时北大考古学一位教授刚考察完秦陵,他认为,秦陵几千年都没有震坏,等几十年就震坏了?他勘探时发现秦陵地宫保存得相当完好,抗震性能很强,地宫也没有进水。同样,乾陵也应当如此。

(考古不是寻宝,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考古学家宿白说:帝王陵有些省份为何一直主张要挖?无非是受经济利益驱动。

事实上,想要挖帝王陵的,都是把考古工作当成了广告,把文明的成果当成了商品,从上到下把它当作商品来对待。其实,考古本身只有一个价值,就是历史价值,但时下经济价值人们最愿意听,主政的也最愿意讲。

有著名的考古学家就呼吁考古界要去除浮躁,仔细想一想:我们挖帝王陵到底是为了什么,要考虑到这是全人类的文物遗产。挖宝式的考古方式早已被国际学界唾弃。

其实,发掘本身就是一种破坏,它与保护是一对矛盾。这种抢救式发掘是否就是最佳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这种仓促发掘究竟是真正在保护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还是在保护名义下的合法破坏?我们应该扪心问一问:我们究竟要抢救什么?我们该怎样对子孙后代进行交代?

关于挖墓式考古真的合适吗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考古队挖朱元璋女儿墓,发现里面有住37年的活人,守墓人说出真相